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11 14:04
金石碑帖,自乾嘉以降一直是士大夫收藏之最高境界,民国时期,极为兴盛,善拓价格甚昂,藏家皆以此为重。中国嘉德2015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首次推出碑帖专题,12件善拓均为常州王氏一门所藏,流传有绪,多为稀见之品。
常州王有林(1900-1989)早年以私塾老师为业,后在常州、上海开设染织行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幼年即通翰墨,经商之余,喜搜集、鉴赏历代书画、金石碑帖,为当时收藏界之翘楚。先生与表兄谢玉岑交往密切,四十年代迁居上海建国西路五〇六弄二号,与叶遐庵为邻,故多有往来,其鉴赏水平又得到很大提高。先生藏品颇丰,较着名者有元倪瓒竹枝图、元杨维帧行书诗轴、明仇英人物山水轴、明徐端本山水轴、徐渭画册等,计四百余件,现大多归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
所谓善拓,指传拓年份较早者,当在明中叶以前;指传拓份数较稀者,当在百份以下;指有先贤跋语、名家递藏者,三者足一即可称之。此次常州王氏一门所藏之碑帖12件,皆可称之为善拓。且传承有绪,多为稀见之品。
瓶盦藏三代文字集 册页(二十开) 清中期拓本 尺寸不一,约31 × 43 cm (每幅) RMB: 700,000-900,000 (20)
内收瓶盦所藏三代吉金文字六十一品,其中四十三品有先贤题名、释文及考证。封面手写上板“瓶盦藏三代文字”,刊刻并填金。有(一)颂壶(周)、(二)追敦(周)、(三)张仲簠(周)、(四)楚公钟(周)、(五)叔盘(周)等。
瓶盦藏三代文字集(局部)
据《丁丑劫余印存·卷二》,第二十九页可知,“采芝山人”为丁敬之印。每品先贤题名、释文及考证大多摘录于《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阮元(清);《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薛尚功(宋)。
来源:99艺术网拍卖新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