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13 17:22
阳光暖暖地照在窗台上,颓败的水仙正挣扎着散发出最后一丝香气。初春的午后,窗外的桃花已经开得很欢了。仙林校园里桃花颇多,品种也不少,有粉的,有红的,有单瓣的,有复瓣的,有的满树已花开繁茂,有的枝头才刚打着骨朵。成片种植的桃树,连接成红、粉的彩带,建构起浪漫的春景。走进桃林,枝的妖娆轻轻把你簇拥,花的清香渐渐将你弥漫,春风徐来,枝条错落,花团闪烁,心旷神怡宛如置身世外。
晋代陶渊明通过桃源穿越至小国寡民的世外之地,又不无遗憾的回到无奈的现世。尽管后世始终无法找到五柳先生笔下构建的乌托邦,但千百年来世外桃源成为了无数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桃花源里的简单纯粹之光,常常能照进现实,洗涤浑浊的灵魂。
今天我们置身在互联网连接的地球村里,科技的力量让我们享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便利,城市的辉煌,自然的风景我们唾手可得。为了更多的支配“自由”,我得不断的攀登社会的阶梯,于是忙碌绑架了身体,物欲澎湃了灵魂,却独缺了简单与安详。
水墨这些年逐渐热闹了起来,有颠覆传统的革新派,有秉持传统的保守派,有东西合璧的中间派,也有浑水摸鱼的投机派。执着水墨有些年头的我,也经历了无数的困惑和徘徊,但我想无论怎样也不应忘了水墨的初衷和艺术的本质。在演绎世界的墨色痕迹中我能否保有一些简单和纯粹。水墨桃花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要表现的对象,更是一个穿越的契机,我希望通过这一片水墨桃花源我能找到那个简单、纯粹的自我。
(作者:谭雷鸣 原标题《水墨桃花源》)
来源:新浪收藏中国书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