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寇勤:搭建高端艺术品交易平台

2015-11-14 20:08

  11月12日,为期五天的“2015嘉德-典亚”古董艺术周在中华世纪坛落下帷幕。此次博览会,无论是参展商的质量以及展品的水准,还有期间准备的主题讲座和论坛环节,都得到了一致好评,未来“嘉德-典亚”将以哪种模式呈现,雅昌艺术网特别专访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先生,总结本届博览会的特色以及对于未来的设想。

2015嘉德-典亚古董艺术周现场

  雅昌艺术网:寇总,您好。今天是古董艺术周的最后一天,能否介绍下这次嘉德-典亚的参展人数以及各展商的销售情况?

  寇勤:今年是嘉德-典亚成功举办的第二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展商还是参加展览的观众乃至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得到了一致好评。从现场观察来看,有些地方超出预期,8号的 VIP 预展就有2000多观众,而且是集中在开幕就会的三、四个小时内。这也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嘉德是以拍卖为主,以博览会的方式进入新的平台,大家还是比较关注;另一方面,与世界一流的参展商带来的重要展品有很大关系。

  谈到销售,我感觉这次大家对于西方油画的关注度很高,无论是藏家购买还是观展的热情都非常引人注目。

  雅昌艺术网:谈到西方油画,也是这几天的一个热点,朋友圈都在讨论中国买家以十亿元购买了莫迪里阿尼的《裸女》,当然这只是市场的一个层面。从博览会来看,大家对于西方艺术品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高?

  寇勤:是的,我们也讨论过这种现象,当然中国藏家以天价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举动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力是一方面,但是市场上高价位的作品还是少数,以我的观察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海外留学,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很深,对于留学所在地的博物馆、画廊以及各种艺术展会非常有兴趣,这些年轻人回到中国所带来的审美的追求,对市场会产生某些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品的价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过来说,部分西方艺术品的价格与中国艺术品的价格相比也不高,甚至同等级别或者同样重要的作品价格反而偏低,因此,会有人觉得国内的艺术品价格太高了,相比之下,正是收藏西方艺术品的好时机。

  雅昌艺术网:第二次的嘉德-典亚相比第一届也有很大的变化,从参展商而言,不仅有国外的,也有不少大陆的参展商。那么,对于“嘉德-典亚”的定位,是延续香港典亚艺博的风格吗?

  寇勤:目前还是在探索阶段,现在的博览会有很多种模式,纯古董的、纯当代艺术的,也有两者结合的。从嘉德-典亚的定位来说,首先是层次高,第二,所展示的艺术品的质量和水准是一流的,这也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至于说未来的走向,是否还会加大国内展商的比重,或是增加欧洲等国外的参展机构,目前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定位成一个综合性的高端平台。正如一个海外藏家的评价:“哇,你们这个地方既像博览会,但又像是一个博物馆。”

  雅昌艺术网:虽说嘉德-典亚是延续了香港典亚艺博的模式,很多参展商也是因为参加了香港典亚艺博然后来大陆参展,但是我观察到,这次展商带来的一些作品曾经也带去今年10月份的香港艺博会,参展商与展品的过度重复,不会有一种担心,这个博览会就是一种整体的搬迁吗?

  寇勤:部分展商确实是从香港的典亚艺博之后进而来北京参加我们的展会,但这两个展会还不能完全等同,首先,还是有一些不同于香港典亚艺博的参展商,即便是一样的展商,带来的展品也会有多不同。少数相同的展品也不用担心,毕竟香港和大陆是两个市场,不是所有人都能到香港参加博览会,开幕那天,我很高兴看到很多陌生的面孔,这其中一部分是嘉德拍卖原有的客人,也有因为第一次嘉德典亚而结实的新朋友,更有最近一段时间获得的新客户资源。香港和北京是不一样的市场,尽管有些展商会是一样的。我与一位欧洲的参展商聊天的时候,他很风趣地说:“希望在下次开展之前,你能到巴黎帮我挑一挑作品,你上次看重的那几件东西都卖掉了。”可见中国买家的眼光和对市场的判断与香港、巴黎、伦敦有些不一样。

  这个以高端艺术市场为标准的平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发展,很多人还很不熟悉博览会这种形式,以前的习惯只是看拍卖和展览,并不知道博览会上可以直接交易,有一个机构的朋友,他没有任何准备,突然觉得很好玩,当场可以买几件有现代设计感的小东西,所以,我认为只要品牌做得好,平台高端,交易正规、安全,大家都会有兴趣继续合作下去。

  雅昌艺术网:这次的古董艺术周也准备了三天的主题演讲和论坛活动,其中在论坛环节,您有谈到几个担心,担心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成都减弱了,他们如何传承上一辈的收藏,但是,在博览会上却又有很多的国际参展商,以及他们带来的诸多西方艺术品,这不是很矛盾吗?

  寇勤:这个问题并不是杞人忧天,目前,不论是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是收藏领域,确实存在换代问题,我们的收藏主体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龄,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30-40岁之间,他们接受的西方艺术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传统文化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是因为身边有实实在在的例子。美国的一些华裔,老人家突然不在了,但是对于收藏没有交代清楚,他们的孩子不懂中文,更不认识汉字,所以一些很好的中国古董就被当垃圾在车库拍卖的时候处理掉了。

  从博览会的角度来讲,为什么会有西方艺术品呢?这与我们做的市场调查有关,现在的年轻人,即未来的收藏主体,他们受教育的背景多是西方教育,在巴黎、伦敦等地很容易看到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一旦他们回到中国,就会和这部分有脱离 ,反过来说他们是有这种需求的,所以说这两者之间的结合不是一种冲突,反倒是希望这些年轻人既能够对西方艺术有所了解,同时对中国传统艺术也有一定的兴趣,最后让新一代收藏者变成多元的收藏。

  在论坛的讨论中,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未来大家可能很难执着于某类东西的收藏,大家的视野改变了,虽然说年轻人告诉我不用着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传统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我想传达的观点是,等到年轻人有兴趣了恐怕就来不及了,收藏不仅仅是兴趣的转换,还要有知识的储备,社会资源的支持。

  这次在论坛设置上,讨论的题目也都很接地气,比如说日本在某一个时代经济告诉发展,随之艺术市场也很狂热,几乎把好的印象派都买光了,而日本艺术市场又如何从高峰跌入低谷,经过多年的纠结,又如何让市场重新走上正轨,因此,这次的论坛也特别邀请了日本的专家来介绍这部分。这个讲座,大家也都很关注,其实不仅仅关注价格,而是收藏家的追求和理念。日本是疯狂地购买西方艺术品,而中国现在收藏的是中国艺术,所以日本学者也认为说中国不会走日本的老路。

  我们还讨论了关于东西方的审美以及家族收藏的传承,还有体验式的文化项目,类似日本茶道的审美、基本程序乃至最后的参与体验,包括品茶等等,这是今后嘉德典亚会继续发展的,博览会不完全是商品买卖,这次我们也邀请了以新媒体和新技术为切入点宣传文物艺术品的某集体,他们以高科技的角度和有趣的交互体验让大家对传统艺术品有更多的理解,参与的人很多。还邀请了香港设计协会推出的前卫而抽象的十二生肖的设计项目。艺术博览会一定是高端的,有水准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刻板的,是无趣的。

  随着嘉德艺术中心于2017年投入使用,我们的展陈等各方面条件也会慢慢变好,博览会也会更上一层楼。

  雅昌艺术网:这是大家都很期待的。寇总做了很多年的拍卖,现在专做嘉德艺术品中心以及参与一级市场的博览会,这种体验会有什么不同?

  寇勤:这段时间的感受很多,做了二十多年的拍卖,当然现在也没有完全脱离。目前,嘉德艺术中心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负责经营、管理我们五千多平米的公共空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才真正能够把我的担心尽量地变是一个好的局面。中国的拍卖业走得太快,本来一级市场是整个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但是环境并不是很理想,从业者都很艰难,其次也不稳定,导致拍卖异军突起之后不仅仅是越位,而且主动或者被动地做了很多不该做的,或者不得不做的一些事情,比方市场的培育,艺术家的介绍,大众艺术鉴赏的普及等等,其实像这些工作尤其是对于艺术家的包装、培养,对他的整体的一种综合的服务和规划,应该是一级市场来做,在这前提之下出现了好的艺术家,出现了优秀的艺术流派,出现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拍卖公司才应该介入,从中找到最优秀的进入到竞价的平台。所以,有了嘉德艺术中心,有了一系列的类似于嘉德典亚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把一级市场做好,对二级市场也是一个帮助。

  雅昌艺术网:谢谢寇总。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郑晓芬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