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4-24 10:08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4月23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拉开帷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开幕式致辞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与厦门大学艺术院第一次合办的教师个人作品展,这对加强中央美术学院对地方美术院校的影响和两院的学术交流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展览共展出方广智老师在央美访学期间及近几年创作的60余件作品,其中有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和四米多的山水画巨障。展览还将陈列十余件闽南古建筑的经典文物雕件,与绘画作品相得益彰,共同展示闽南人文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 徐里开幕式发言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开幕式发言
中国水墨山水画传统悠长,道法深厚,对于当代山水画家而言,可以说笔墨个性、形式语言、境界意趣的建树,都需要从研究传统中拓出新路,构成体现当代学术意识的衍变。方广智多年来在水墨山水画的表达上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中央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他重视接受美院学术环境的熏染,在姚鸣京教授的指导交流下,认真理析当下中国画的发展态势,不断明晰自己的课题方向,尤其是进入潜心探研的状态。这次展览既是方广智访问成果的汇报展示,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他的研艺收获,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与厦门大学两校学术交流的新篇章。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力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姚鸣京致辞
方广智有比较深厚的人文学养和优秀的艺术气质,他注重溯源传统绘画的正道正典,同时也关注中国画当代的创新课题,在山水画艺术实践中注意感与悟、思与行的统一,在师古与创变的互化相生中提升境界,达到在艺术观念上有所突破,作品呈现出富有个性的面貌。
艺术家方广智发言
在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范迪安看来,方广智的作品有着三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勇于开拓,既坚持对自然山水的写生,又将都市山水作为创作研究课题。他在这个领域作了融合性的探索,笔下既有自然家园,又有现代生活,既有花草林木、烟霞山岚,更有瓦檐柱廊、亭馆楼塔,将城市与乡野两种景象交融,如是处于时空更迭中的神游,延展出现代都市山水的新境,也勾画了平凡世界中的生存理想。二是视野独到,打通写生与创作的界限,注重笔墨的品质。他注重笔线与晕染的协调,悉心把握彩与墨所形成丰富层次;他下笔多用中锋,曲折顿挫间充满文人画游戏式的拙稚意趣;与传统水墨山水画较大面积的留白方式不同,他用大面积的晕染形成画面色调,构成氤氲温润的视觉效果。在墨与彩反复的交融后呈现出渗化流动的灰色调,尤其是方广智的笔墨特色,这种灰色调中蕴藏着含蓄的肌理,可以视为精神的印迹,这正是方广智乐于驻留的空间。三是传达出浓郁的闽南地域气息。他生活在南国海滨城市,对南方景致充满天然的亲切感,如同在笔墨中蘸揉了热风暖意,作品华滋丽雅,富有南方的色调与气息。他的一批在鼓浪屿岛上的写生最能反映他的这种独特感受:从"洋楼"的阳台向外眺望,邻近的建筑映入窗前,借助窗口与廊门,形成画中有画的结构,堪称景色浑然见闽南特色,红砖绿釉呈中西映趣,在形式语言上有很强的现代感,是一种富有视觉新意的笔墨构成。
开幕式现场
现场嘉宾合影
展览研讨会现场
“方广智的山水是一种信笔图画、天然游之的心灵境地,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学,也是当代山水画创作一条具有创新价值的路径。希望他借由此次访问学者汇报展为新的起点,在山川与都市间还往,在笔墨与心性间游走,于平林远岫间抒咏悠然逸兴,于空明朗彻中进入更加精研的境地。”范迪安说到。
【展览现场图集】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桂森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