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谭涛—2017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品

姓名:谭涛

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专业:雕塑

作品名称:《一横一竖·二》

雕塑 40.5x13x30.5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6

作品故事:

《一横一竖》系列: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到城市里来。人们生活在这里全方面的与之发生关系,在这关系中生出许多的问题。城市建筑的几何体快所营造出的空间形态太过于单一。高楼大厦所构成的街道,给人带来的无形之压抑感,使人心绪浮躁,精神上也常常不安稳。城市几何形的建筑,又构造出了各种隙隧视觉景象,固然有其视觉之美感,但与自然隔离太过,等。这里我从感受出发,围绕城市来开展创作。

作品名称:《一横一竖·一》

雕塑 72x24x41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6

作品故事:

《一横一竖》系列: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到城市里来。人们生活在这里全方面的与之发生关系,在这关系中生出许多的问题。城市建筑的几何体快所营造出的空间形态太过于单一。高楼大厦所构成的街道,给人带来的无形之压抑感,使人心绪浮躁,精神上也常常不安稳。城市几何形的建筑,又构造出了各种隙隧视觉景象,固然有其视觉之美感,但与自然隔离太过,等。这里我从感受出发,围绕城市来开展创作。

作品名称:《忆古居·二》

雕塑 9.5x9x19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6

作品故事:

《忆古居》系列:杭州的古建筑较多,它们在现代建筑群中,特别醒目,与自然环境非常融合,遇见它们时,让我常常有种莫名的诗意感怀,也时常生出许多伤感。这种欢悲相交的感受,触动我创作了忆古居作品。

作品名称:《忆古居·一》

雕塑 25x25x30.5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6

作品故事:

《忆古居》系列:杭州的古建筑较多,它们在现代建筑群中,特别醒目,与自然环境非常融合,遇见它们时,让我常常有种莫名的诗意感怀,也时常生出许多伤感。这种欢悲相交的感受,触动我创作了忆古居作品。

作品名称:《象外·八》

雕塑 45x15x29.5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作品名称:《象外·七》

雕塑 55x14.5x49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作品名称:《象外·六》

雕塑 39.5x16.5x30.2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作品名称:《象外·五》

雕塑 42.5x14x27.5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作品名称:《象外·四》

雕塑 43x14.3x28.5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作品名称:《象外·三》

雕塑 44x14.2x29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作品名称:《象外·二》

雕塑 44x14x28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作品名称:《象外·一》

雕塑 45x15x30cm 石雕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

《象外》系列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受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思所想。

艺术家简介:谭涛:湖南省,涟源市人,200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2014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 参展履历:2012参加“转塘拆迁计划”; 2014年《笋之一》参加“8090”浙江当代青年艺术展; 2013年毕业作品为《城影》系类作品参加全国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展; 2014年《城影·二》参加“中国姿态·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 2015年《一横一竖》参加“浙江风采”大展; 2016年《一横一竖》与《忆古居》参加三尚当代美术馆之“三生万物”展; 2016年《忆古居·三》参加“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大展”; 2017年《象外系类》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展”;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