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周雪松
院校:同济大学
专业:建筑系
作品名称:囿圆-光影效果1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光影效果3(夜)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互动1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互动2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互动3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互动5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互动6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内部空间1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作品名称:囿圆-内部空间2
设计 300×250×230cm 塑料中空板 创作年代 2017
作品故事:囿圆是一个空间艺术装置,照片不易体现。囿圆,即把事物困在圆里。整个作品分双层空间。低头进入下部空间之后,向上看,树被困在圆中,起到框景作用。此时人是可以活动的,空间是相对开放的。而通过圆洞起身进入上部空间,性质发生了转化。随着和树的距离变近,圆对树的约束感减弱,树从圆中解放出来。可是此时人却被限制在圆洞中不得移动,约束对象发生了交换。空间由开放变得封闭围合。空间方向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引导人在不同空间观察树。
素净的外表体现空间的内向性,同时也是光的舞台—作为承影面可以承托树的影子,又从另一个维度感受到了树的存在。
圆洞布局来自于韩国艺术家的一幅平面构成,稍加调整转译。同时圆洞层在结构上起到张拉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树只是一种理想的被观察物,也可以挑选其他物件。
艺术家简介:1997.01.21出生,四川人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