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国家艺术基金问诊《北京法源寺》

2018-04-04 18:06

  本报讯(记者 牛春梅)田沁鑫话剧《北京法源寺》已经演出五十余场,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滚动资助项目,该剧还将继续进行打磨。昨天,国家艺术基金组织专家为该剧号脉问诊,以供下一步的修改。

  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艺术基金既是孵化器,又是发动机,希望通过请专家对每一个滚动资助项目出主意、提意见,让它走得更好更远。

  该剧导演田沁鑫坦言,做《北京法源寺》的压力很大,常常陷入困惑和挣扎,“几位主演演技虽好但都没有票房竞争力,刚开始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时,首演时还有一半票没卖出去。”但幸运的是,随着口碑的传播,后来的几十场演出都是一票难求。专家们对这部作品也非常肯定,认为这个戏丰满扎实,从文化内涵和思想提炼方面都有独特的价值。田沁鑫的老师黄维钧认为,这部戏的一大亮点是,在历史的表现上不是拘泥于还原历史的状态,而是开掘历史事件背后人的灵魂的真实。

  在肯定之余,专家们也直言不讳地提出修改意见。评论家汪守德认为,这个作品第一次看很激动,但就怕细看,表演细节和文本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建议找个文学编辑对这部戏的台词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整,杜绝一些文字错误。

  灯光设计师胡耀辉认为,这部戏在服装和人物造型上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现在的服装和造型不够精致、精炼。田沁鑫解释说,当初是因为资金限制,只有慈溪一个人的衣服投入比较大,其他人的衣服都是机器缝制,因而显得比较粗糙。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浩则认为,在这部戏里编导演的主观感受和表达太多,台词也多得让观众喘不过气来,应该多留一些空白。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