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9-07 15:18
原标题:麦克亚瑟·比尼恩意大利首展即将开幕
Massimo De Carlo 画廊(米兰)即将在9月12日推出美国艺术家麦克亚瑟·比尼恩(McArthur Binion)个展“墨:作品”。这是艺术家作品在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后重返意大利,也是其在意大利的首展。
艺术家麦克亚瑟·比尼恩
1946年,麦克阿瑟·比尼恩出生于密西西比的梅肯,目前生活在芝加哥。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他一直将自己描述为“田园现代主义艺术家”,通过创作非传统、深度自传意味的抽象作品,复杂化并扩宽了抽象和现代主义的传统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作品,始于一个交叉处——波普的即兴创作和抽象表现主义的交叉。”
Route One :Box Two:XII, 2017
DNA: Black Painting: V, 2015
比尼恩特意避开传统画笔和颜料,使用油画棒,蜡笔,甚至是激光打印的图片进行创作。粗看之下,其作品中复杂的分层版画呈现出单色极简主义抽象风格,但却蕴含着强烈的个人元素与极致严谨的创作过程。近距离观看,抽象单色画作的细节成为观者注目的焦点,看似精准完美的网格,是艺术家费时费力手绘的线条,隐喻地透露着艺术家的身份象征与过往经历。
DNA:SPLOPS:LL, 2017
Oil paint stick, ink and paper on board
DNA:SEPIA:XIV, 2016
Oil paint stick, ink and paper on board
在DNA系列(2013年至今持续)中,比尼恩将诸如出生证明底片和通讯录零散页等私人文件堆叠在一起,用油画棒绘制的网格覆盖其上,隐秘地叙述了艺术家创作实践里的叙事元素。比尼恩对私人文件的使用,诉说了他在美国生活和成长的个人背景;而一层层油画棒颜料的层叠覆盖,则突显了他上世纪70年代起在纽约开始艺术创作的经历。
作品细节
比尼恩的作品倾注了大量的个人研究,使用多种方法创作包括线条和颜色层次以及个人记忆与历史描叙的抽象绘画。成为艺术家之前,比尼恩曾是位作家,语言和音乐对他形成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他的作品命名和艺术家叠放信息的方式中,画中的信息需要被“阅读”,而非简单地一目了然。而艺术家的手绘网格则犹如爵士乐一般,在作曲应遵循的规则中融入了即兴创作的元素。
墨:作品 (紫色/绿色), 2018
“墨:作品”将展出一个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系列,围绕着色与墨的运用,尤其是以颜料棒涂抹的第二色层。
该系列延续了艺术家DNA 系列中对于过去与现在关系的探讨。在每幅作品中,艺术家将私人文档,手写的旧电话簿页面(其中一些旧日的姓名比如“玛丽·布恩尼”,“巴斯奎特”等唤起人们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纽约艺术圈的回忆)置于画面底层,以涂绘的颜色网格层层交叠,在掩盖的同时又显露出他创作中的叙事性因素。艺术家1973年至1992年间在纽约生活,那一时期在他的创作圈子中浮现的人和物都被事无巨细地捕捉并固定在了画面中。
DNA:Study:Zero
Route One: Box Two X, 2017
对于私人文档的使用强调了艺术家个体存在的层面,而层层交叠的颜料则从一种权威性的,回顾整个美国艺术界的层面涵盖了艺术家的个体经验,在谈论这一系列时,比尼恩说他感兴趣的是“如何把事物带入存在,以应用的方式而不是制作的方式去创作”。
更多作品
DNA:SEPIA:V, 2016
Oil paint stick, ink and paper on board
DNA:SEPIA:PAPER XIII, 2016
Oil paint stick, ink on paper
DNA:SPLOPS:III, 2017
Oil paint stick, ink and paper on board
Route One: Box Two: XIII, 2017
Oil paint stick, ink and paper on board
来源:凤凰网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