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鲁湘深入解读北京保利2018秋拍吴冠中《双燕》

江南一直在那里,而吴冠中 (雅昌指数3) 先生发现了它。”

—— 王鲁湘

11月17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为藏家们解读了吴冠中的两幅《双燕》,并称之为双壁之作,是其水墨和油画艺术成就的两个极致。

zanmJTASOoGfBGFohontP6pEyiHzC1XhxEiZykhP.jpg

吴冠中《双燕》 布面油画 1994年作 69 x 140 cm

签名:荼 九四

opVaT6aSYM6zQpfU70z2PaPrxmf7wZzUP5e1L0xk.jpg

吴冠中《双燕》 纸本水墨 1988年作 69 x 137 cm

款识:吴冠中

钤印:吴冠中印、八十年代

50年代,前苏联的油画专家来中国指导美院学生时曾断言:江南的题材和风光根本不适合画油画。江南不似欧洲阳光灿烂,常年阴雨绵绵,建筑和植被色彩单调,而天和地几乎是一个灰色。很多油画家在这一带写生时都犯了难,但吴冠中并不认同洋专家的观点,并决心找到适合表现江南的油画语言,所以他从60年代起不断地去江南写生,他一直在找一种感觉:到底什么是江南意象?

GhurHZk4uO1wFN83P7BzOY7KiLXBRqGA8SicGsiU.jpg

吴冠中 《宁波水乡》 素描写生 1980年作

1980年吴冠中先生和他的研究生钟蜀珩去宁波写生,在乘火车前半小时匆匆画下沿路的一幕,也就是素描《宁波水乡》。这幅作品一直在吴冠中心中酝酿了许多年,在1988年终于把它画成水墨,又在1994年画成油画。与1980年的《宁波水乡》的素描原稿相比,两幅《双燕》的构图被横向拉长、纵向压缩,画面省略掉河岸边洗衣的妇女们,只留下窄窄的河道、醒目的白墙、苍劲的古树,又在上方寥寥几笔填了一对燕子。

dDXao9dHb3AL4Qmbg8pgAh6pgUBGvzhIiokGz5lb.jpg

《双燕》1994年 布面油画 局部

而直到94年油画《双燕》的出现,吴冠中牵挂二十多年的油画江南才终于被找到了。他用比常人更敏锐的眼光、更优秀的表达能力创造一个固定的视觉概念:没有光和影,用银灰色作为主调,然后又从江南的民居建筑中提取了点线面、黑白灰。他用一种抽象概括的语言从江南大环境中找到了结构性、形式性的表达,而后把这个基本意象稳定下来,出现在所有画江南的画中,形成了“吴式江南”。人们突然对江南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在看江南时都会戴上吴冠中《双燕》的眼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一直在那里,而吴冠中先生发现了它。

TyEFdFrp65SYaHo1aBhhjMR7CetfORGTYgx627ZU.jp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