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童大年为黄宾虹所刻印章鉴赏

童大年(1874~1955),原名暠,字醒盦,又字心安,一作心龛,号性涵、松君五子,又号金鳌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庐、雪峰片石草庐,上海崇明人。篆刻家。幼时学印,师从赵穆。精研六书,尤善篆隶。流寓杭州,后居上海。西泠印社元老。童大年早年治印潜心于秦汉古玺、碑版碣石,摹古几可乱真;后涉浙皖各派,得赵之谦之爽健与吴昌硕之厚朴;中年精研甲骨金石,晚年醉心三代秦汉古钵。所钤金石,刀法娴熟,善用冲刀,爽而酣畅,古朴典雅,遗貌取神,法为我用,气韵盎然,气象万千,自成一格,在金石界享有盛名。童与黄宾虹交往甚密,黄创作于1931年的《山村消夏》中,朱文印“黄宾虹”、白文方印“片石居”,均出自童之手。这两方印刻工老道,凸显出童大年善以冲、切刀法冶印,走刀不乱,少作修饰的风格。而对他的篆刻影响最深的就是赵之谦。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
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此印章上面的日期为1932年6月23日,而黄宾虹在该年夏,游上虞白马湖,与张大千等在经亨颐松山房写白马湖实景;6月22日,与经亨颐、张善孖、王一亭等画友重组寒之友社,举办寒花展览会。在时间与地点上正好吻合,故此印章为童大年特意为黄宾虹所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