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世纪艺术基金会庄辉个展:以行走回到“公元前1650年”

2019-03-18 09:42

展览现场

315日,走进新世纪艺术基金会位于798艺术区的展厅空间,环绕4面展墙,布满了艺术家庄辉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记录了中国西北地区的山石、水文、庙宇、植物、动物……宛如一部祁连山麓的“国家地理”。然而,我们却不能称庄辉为摄影艺术家,策展人常旭阳指出“因为摄影语言的技巧并不是庄辉感兴趣的,摄影回归到它最基本的功能——记录,是艺术家在大千世界中行走并行动时最直接便捷的记录工具。”

策展人常旭阳导览

十余年来,庄辉行走于祁连山系,这些照片都是在旅途中所拍。常旭阳提到:“在《玉门》计划之后,庄辉开始反思自己以艺术改造社会实践之路的有效性。他发现艺术真正的价值是艺术家个体对本质问题的追问而产生的影响。”此次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将艺术家十几年间在游走过程中所拍摄的图片整理并集中展出,也是对艺术家多年艺术实践的梳理和回顾。

艺术家庄辉在展览现场

这组名为《万物》的摄影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极少有人为干预、充满神秘的大西北。庄辉的摄影更偏向“博物学”,即“搜集自然的物品”。他将镜头聚焦到山石的龟裂纹理或一片缸燃烧过的秸秆地,将话语权更多地赋予这些具体的事物,让事物的具体来感染我们,这些具体的“表情”如此丰富迷人。

作品《公元前1650年》

在展厅的二层空间,则展出了本次展览的同名作品《公元前1650年》。这件作品的人物原型是2004年出土于近新疆罗布沙漠的古代干尸,这名“小河美女”距今已有3800年。艺术家庄辉对她的面容进行了复原,先制作成雕塑,然后扫描,以3D打印的方式完成了再现。作品局部像素化的处理暗示了高科技的痕迹,在作品的蓝色背景墙上,则是金色的帽子和靴子。穿越3800年,高科技与历史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

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庄辉手稿,展示了《公元前1650年》的创作过程

展览现场

庄辉行走途中找到带回的“人面石

展览现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