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包信源丨百花争妍——美术报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

 

包信源

1959年1月生于镇江,祖籍江苏泰州,画家、书法家。曾先后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

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名誉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

山水画、书法作品1990年获上海全国艺术博览金奖,《秋山清韵》入选由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中国美术最高奖“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秋山萧瑟》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山村秋色》获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留住青山》入选“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作品展”,《新雨浑秋山》入选中国画研究院全国名家提名展,《烟雨秋山》入选2005年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作品展等。

作品多次专题发表于《美术》《荣宝斋》《美术观察》《画刊》《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出版个人专集6册。

墨彩避尘韵禅宗 青绿俊雅意明澈

——记著名画家包信源

史峰

当代山水画坛,包信源的俊雅风格十分鲜明,他用青绿之风,悉心吹拂文人画的传统境界,笔墨彩之动,倾心关注宋韵山水的表现精神,画是画意,如果在山水画艺术家群体中,寻找一位功铸传统,秀韵意象的艺术能家,包信源凭借卓尔不俗的青绿造诣,首当其冲。

他的山水创作,一方面勤师古风,对历代名家贤作有相当全面的习临付出,久被贤风吹,自然入雅。另一方面,他也有师法自然的定力执着,是师于自然的艺术家,笔墨下必然会生发出更多的情趣语言。经由大量的自然写生,他的青绿山水体系构建出自己独享其技的艺术空间,建功一派,独树一帜。不把自己关进书层里“想着画”,坚定地走进真山真水的空间里“向美处画”,让他的山水画在自然格调的陶冶下,尽发天然出芙蓉的雅观逸美,一品段位,绝非妄论。

▲满眼风光北固楼 68×68cm 2016

他用师古师自然的双翼,磨砺艺术翔飞的姿态,构绘山水,目标是令人一观而得雅观,再观成吸引。经由作品的美质逸品,能把观赏者的心境引入画面空间,最终达成可以信步而游其中的艺术魅力。画面空间可游的后续结果,当然就是拥有身心可居的理想主旨。一幅画,也是观赏者心意的安放空间,更是心态的调整动力,这就让他的山水画大有意境,很有品韵。包信源的作品有让人感到可以信步而入的空间魅力,当代山水多以复制式的装饰效果为追求,笔墨火气太大,力求刺激,这是山水画脱离高雅审美框架之后的空间失落。而包信源先生的青绿山水,复望传统,通过阔远大景山水的空间构建,由俗归雅,避开复制的浅薄,功入创造的境界,用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受意念,让山水画重新焕发出可游可居的哲学享观,这不能不说他的艺术之根是扎在了正位,得成了正宗。

墨彩避尘韵禅宗,青绿俊雅意明澈。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潮头,包信源以崇敬之心,再次叩开文人山水的久闭柴扉,用清朗爽净的笔法,驾驭山水纹理,造化出灵妙多姿。再以抒情生韵的彩墨渲染,把文化的雅观情怀一一在画中铺开生发,以意敷彩,清晰如许,和谐调度墨与彩的映照关系,借水为媒,立意禅宗,染成青绿动人的山水之功,让山水的青绿色调复观成臻心可藏的圣洁美韵,此谓妙家之法,也是奇能之功!

(作者系著名书画评论家)

包信源作品欣赏

▲锦绣江山入画图 68×137cm 2019

▲松溪鸣泉 200×200cm 2009

▲秦岭秋月明 138×68cm 2017

▲烟雨秋山 246.5×122cm 2005

▲淡烟疏雨间斜阳 137×69cm 2019

▲清阴澄夏 180×98cm 2005

▲雨过千山泼黛浓 145×271cm 2007

▲雨后云起 168×68cm 2019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