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什么是书法(一)
前面讲过,字体发展出书体,书体衍生出书家之体。现在要研究它们跟书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每种体的创作目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结果入手。
①字体和书法的关系
创造文字的目的,是把人们的思想语言记录下来,正如孙过庭所说:“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说文解字·叙》这样说:“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指出创造文字,就是为了沟通和保存。
字体的创作手法,以篆字的造字方法为最基本,通常说就是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个方法,前面四个字是造字,后面两个是用字。有了这六个方法,就造出了成千上万个汉字字形。隶字的字形,是从篆字而来,用隶定或隶变的方法得到。在六级课程“隶书”中会详细解释。草字的造字方法,在七级课程中介绍。
字体创作的结果,规定了每一个字的字形结构,以供书写。如:“天”就是“一”字下面加一个“大”字。“地”字的结构,就是左是“土”,右是“也”。字是有了,但写成的字,未必好看。这算书法吗?当然不是,只是写字而已。从古到今,大多数人写字只是写一个字形,达不到美观的标准。例如秦代诏版上的草篆,书写者只是写出篆字的字形结构而已。汉代使用竹简木牍,这是写在木牍上的隶字,是很草率的民间写字的遗迹。新疆出土的东晋李柏文书,可以看出来,李柏只会写字,不懂书法。
简言之:书写是表达字义,所以最重要是字形结构对不对,至于形体美不美,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书写某一个字体,并不是书法。!
书写:结构对不对
书法:形体美不美
普通手写体没有法,只是写字。来学书法的人,个个都会写字,那么,为什么会写字的人还要来学书法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知道,“会写字”和“会书法”是两件事。
②书体和书法
书写的字体,就是书体,运用书体来书写,是不是书法呢?
书体创作的目的,有非常明显的实用性、功利性。比如:大篆、小篆是统一文字;隶书、草书是提高抄写速度;虫书、刻符宣示身份、取信;摹印制作印章;署书包装封检、题榜;殳书兵器刻名;行书,签名画押、写信。
书体创作手法:加工字形点画。字体是创作字形,书体是加工字形。造字是从无到有,加工是对既有的字形变动或美化。比如:隶书,改小篆圆转笔画为平直。摹印,点画伸长缩短。虫书,点画屈曲蜿蜒。殳书,起笔加上鸟头。行草,点画连写。到东汉未,因为汉灵帝的提倡,这种加工、美化点画外形的方法,发展出很多书体。
南齐萧子良《古今篆隶文体》就记录了52种。我这里举几种给大家看:云书,点画模仿云的形状。龟书,就是用乌龟的形状,拼出文字的点画。仙人书,用人体表示文字的变化。这种点画装饰的方法,并不是中国独有,外国也有。这种作品,其实都是美术字。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谈过这个问题:“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真于当年,巧涉丹青,功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跟书法不是一回事儿,不承认这一些是书法。
书体创作的结果:是丰富了字体表现的形式。举一个国字为例:它可以写出篆书、古隶、汉隶、行书、魏碑、真书、章草、今草、狂草等等。
简言之:书体没有改变文字的基本结构,不影响字义,只是丰富了字体的表现形式。书体初创,目的是“助人伦,为教化”,是实用性、功利性的书写,属于工艺美术。后来书法淘汰了装饰性的美术字(云书、龟书、仙人书等),只留下自然书写的书体。正如郭绍虞先生说:“就书写的字体讲,一般又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或真行草隶篆五体”。行书和真书相近,所以有时讲四体,有时讲五体。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