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这次没有把《啊,乡亲!》这幅画处理成表现主义的风格,而是采用了近乎超写实的手法,甚至借鉴了老上海“月份牌”画的一些皴染手法,用以强化一些重要细节的真实感。从头部的五官,到衣服上的针脚痕迹,都尽可能具体入微地描摹出来。而对他们背后的景致——那片舒展的中原大地,则做了十分概括、简洁的铺排。
我想这样处理,一方面可以更鲜明地把人物托衬出来,一方面也可避免某种甜俗感,让画面多一些绘画性。
说实在的,画这幅画时,我的心情较复杂,几乎是带着一种同情心,同时又毕恭毕敬的感情,把它完成的。
刚才,有个朋友在微信中看到这幅画,给我回函说:
“过些年,那小孩肩上,可能将要扛起八个老人生命的重负!”
是啊!他很敏感地从画中悟出了我们的父老乡亲生活的不易!
我想,可能是画中某种莫名的人性力量,引起了他的共鸣吧!
感谢他的理解!
玉山周末小聊
2020·9·25于合肥
啊,乡亲! 2020年9月 画布·丙烯 100×80cm
啊,乡亲! 局部1 2020年9月 画布·丙烯
啊,乡亲! 局部 2 2020年9月 画布·丙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