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末初期画雪竹的高手——诸升

竹之高风亮节,一直以来是历代画家最喜抒发情感的入画素材。苏轼曾在《于潜僧绿筠轩》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东坡先生赞竹之句,让人读后脱俗入境。唐大诗人王维也有首很著名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不仅诗写得清新可人,若以诗入画,那真可说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诸升,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日如,号曦庵,仁和人,擅写竹,能画兰,工山水,通书法,尤精画雪竹。未入仕,布衣一生。法入宋元,师事鲁得之,字鲁山,钱塘人,为万历二十年进士李日华入室弟子。诸升有此良师,起手甚高,笔致劲利不同凡响。在艺术思想上,画家认为笔墨必须真实,要向大自然讨生活。

可以看的出,画家所画之竹,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从画家写竹的存世量来看,应该说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画作"物以稀为贵"虽好,但也给鉴别古画真赝增加了不少难度。若存世画作有一定数量,在鉴别比对上,肯定要轻松许多。

诸升是以画竹闻名,画雪竹更著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画家的画尚偶能遇见;然近些年,画家的画几乎已看不到了。诸升毕竟也是清初名画家,画迹虽有一定的存世量,但真能见到画家真迹上品的,早已是凤毛麟角。

《桐阴论画》曰:"诸日如升,挥洒墨竹,功夫老到,理法双清。所见画幅,布叶匀称,发竿劲挺,似深得此中三昧者。拘泥于法而未能神明于法,终觉失之平实无离奇变化之妙也。"又曰:"兰花,竹石,师鲁得之笔,劲利匀整,所画雪竹尤佳。"

眉批云:"墨竹要法备趣足,方能入妙。日如法有余,趣不足也。"诸画定之为"能品。"(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画一》:"世之评画者,立三品之目: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能品。")是论所评,均带一家之言,但基本上亦见公允。

诸写竹图,恪守古法。自然写生,笔据真实,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是画家笔墨"守法"而"少趣"之不足也。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古人构图之严谨,笔墨功力之精深,也是后世随便草草两笔者,所无法比拟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