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大愚书画丨变化中寻其精髓,格调中求其真谛!

自偶观大愚老师其作品后,便惊叹其技艺和格调的高深,此后也是寻遍了大愚老师的作品以做瞻仰。

“技艺”一词,说多了也不过尔尔,而今炫技者也多如牛毛,苦练一册后尽其全力绘出巅峰之作只为当众炫技,此中之事见之太多太多。

但技艺可不深耕吗?显然并不!我们曾说苦练技艺者大多只为炫技,但其中只为追求书法字画之真理者也大有人在,而据我所知,大愚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观大愚老师之书画甚多,发现其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融入了各方技艺,不再是单一的下笔方式,从其中好似看出大愚老师在寻求技艺之间的融合或变化,于我脑海中就好似各朝各代文人墨客在互相切磋一般,集百家所长不外如是。

回到今日主题中来,今日也有幸观摩大愚老师的四幅作品,我也不藏私,便分享出来和大家一同观摩学习,今日的四幅作品都是难得一见的山水画,为何说山水画难得一见呢?自从明清时期,大多画家都撇弃了传统绘画三类中的“山水画”,而转为研习其余两类即“花鸟”和“人物”,为何会出现此类情况呢?因为山水画历史较为悠远,难度也相较于偏大,所以学习和创作山水画之人也越来越少,这也导致在现如今的各类山水画中极难见到真正有其“精神”和“精髓”的作品。

这也导致我在得知要观摩大愚老师的山水画之前是抱有极高的期待的,但是不负我所望,大愚老师的作品还是一如既往的有着自己的“精气神”,有一种再见“黄宾虹”但又不同的感觉,其中思绪感受无法诠释!

我们先观其书法,大愚老师的书法每次见之都为之惊叹,字与字之间似连似不连,每一个字都饱含变化和精神,纵观下来又似首尾相连,饱含其思想的境界,可谓是笔走龙蛇又初写黄庭,在龙飞凤舞的笔势之余又恰到好处,这不单单是技艺是否高超,更重要的是个人思想境界的体现,就好似很多中式画家又喜欢融入西方的技艺,这其中的胸襟广阔可纳海川。

回到画中来,皆知山水画因其难度颇大,其中需要注意的重点也颇多,从其用笔及用墨中就可看出其对于山水画的执着与热爱,我们常说山水画是画其天地一角,或为孤峰孤树表现其心境凄凉,或为世外桃源大好河山表现其心中理想抱负和避世心理。

言而总之山水画其中的精神尤为重要,而表现其精神的重点在我看来便是画中的节奏与韵律,一大一小的色块,一虚一实的物象,一弯一直、一长一短、一疏一密的线条都生动的表现了画中意境和其内心丰富的真情实感。

而这也是为何我近乎“痴迷”于大愚老师的作品之原由,每逢观摩大愚老师之作品,心中不由升起乐章,节奏跟随着眼球的移动而弹奏,或凄凉、或欢悦,或淡漠,更或兼济天下般大爱丛生。

我们常说动静相依乃山水画精髓,静态的事物在经由周边物象的对比与衬托后会充满无法言明的生命力,动静是一种互补,动中生静,静中有动,没有绝对的动,也没有绝对的静。山水画中动静对比也更有意蕴,在我看来大愚老师更是深谙其中至理,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牵连相依,笔墨与线条之间的参差错落都好似让画中事物充满了一种意境,一种大愚老师作画时独有的心境,令人难忘且叹服!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加薇13718811023

      很好,想收藏当代保真名家字画联系电微13718811 23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