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铲子的回忆

一个老铲子的回忆

  他现在已经是开了十几年古玩店了,回忆起当年怎么入行的依然唏嘘不已。
  他,我们姑且称他老杨,鄂西北人。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在本地搞“乡镇企业”。爱好钓鱼的他总是在周末去农村鱼塘去钓鱼,一来二去跟几个照塘的关系混的较好每次去给盒当地最好的几毛钱的烟就可以钓上一天,钓多少都可以拿走。有一天钓到几条大点的鲫鱼,怕骑车子回去会死掉。于是问照塘的农民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装水养鱼。农民很质朴说我那茅坑边有个罐罐,里面有尿,不嫌弃就洗洗用它装,我也不要了。老杨就去找来了在塘边一洗装上鱼挺好,骑车一个多小时回家。
  每次钓鱼回来,他的弟媳妇总要来拿几条回去熬汤喝,这次也不例外。看到弟媳来老杨说就在那罐罐里。弟媳一看,妈呀这是文物吧?这罐罐一起给我吗?老杨才注意起这个罐罐来:白瓷上蓝色的人物画得非常传神,是很漂亮,那时也不知道是“青花”瓷器啊。弟媳上过中学有点文化。听弟媳这样一惊叫,老杨的老婆反映很快就说,他这是找照塘的借的还要还回去的。等弟媳拿鱼走了,老婆说这没准还真的值钱!你明天再去钓鱼,问问还有没有都拿回来。妇人的敏感度可能往往大于男人!
  第二天老杨又去了,依旧带了几盒“襄阳”。照塘的看到他就说你咋今天也来了涅?老杨给他一盒襄阳然后说,是这样:你那个尿罐洗洗干净还好看,我老婆说来找找看还有木有配一对。照塘的说,这罐罐你要?可多了那大队的仓库里装了一仓库,要两车都有!原来,在那八十年代湖北对旱包子的鄂西北岗地作了个决策,将荒芜的岗地整平种中药材麦冬给农民增收。这是当时的省 委一号头头挂帅的项目。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刨出了许许多多的明清古墓这些瓶瓶罐罐都是出土之物。好看的被拿走、送人了一些,其他的都收进了大队仓库。因为文物部门不要,农民也不要嫌其拿回家不“净气”,有的拿回去也只是做屎尿罐用。听到这些老杨兴奋了,就按照照塘的指点去找大队仓库。待找到知情者一问,才知道这个大队仓库已经卖了。问及里面的瓷器答曰因为没人要都砸了扔进了门前的水塘!呜呼哀哉!老杨只得扫兴而归。
  那个带回家的青花罐,老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拿到襄阳城里去问问,没想到开价800元,别人600元买去了,还问他有没有,有多少要多少!在当年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时候,600元已经接近58年参加工作的工人那时候一年半的工资!
  自此老杨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走上了“铲地皮”的道路,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农村去转悠。收到的东西有石雕、青铜器、剑、各朝瓷器等等等等又便宜又好,有的甚至不要钱逼着你拿走。因为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喜欢这些陪伴死人的东西放家里,砸了又怕被报应。现在他在省城买了房子,全家都搬到了省城。
  不过,老杨现在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时不时感叹现在东西不好收了,连喜字坛子农民都要天价!

作者:二濯堂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