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某些所谓短思是在区区自己以前文章所做的摘取。
人生短思(57——60)
刘晓林
(57)名家可以通过炒作而成,大师却不行。原因很简单,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一领域里始终存在“智商”约略相等的人——大师在众人的“目光”中要经过无数次的过滤。再加上时光老人的同程监督,这两者使得谁想从本是流星的角色混进恒星的行列是不可能的!
(58)鲁迅先生于长篇巨著上似乎有些手拙,抑或是他的思维出了些问题!这是我猜测别人的想,这丝毫无碍先生在我心中的位置。人很奇怪:没有煌煌文字哪能算大师呢?老子算吗?《道德经》算短篇还是中篇?
(58)时下的中国依然不缺少博学鸿儒,依然乏见真知灼见的“短句先生”。“短句先生”的主要特征便是:无需讲时任时人滔滔不绝,如若出口行文则见血封喉。奇准无比且力道好,足够的深度----足以射穿蔽日的浮云,足以帮助他人不被遮住望眼。
(59)对于事物表象的泛泛之论,犹如稀薄的空气——占空间不少而分量不大!时下的社会多充盈了对ABC的罗列,殊不知ABC在本质上与DEF无异。如此就是从A数Z,然后再多数两遍又有什么意义呢?
(6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有深度的东西会令你我反复品尝,永恒回味。纷纭的世间,静深的流水始终存在。但一定需要你我的开凿挖掘,它可能埋在地核深处也可能隐藏你我身上,更有可能居住在日常的风雪雨露中。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