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一周回复:
感谢“网上飘”提供来自底层的信息,兹将展览图片发上。
最近网上对《底层人文》展金锋作品有不同的看法,作为策展人,我想谈谈我的意见。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金锋是一位很有力度的艺术家。邀请他参加展览,本来是因他做过“上访者”等等雕塑。后来他讲到王小六,一位一生养育过一百多个残疾儿童的老太太,又讲到他的艺术构思,我十分赞成。就这个作品而言,金锋是非常投入。作品从上海拉到北京,加长货车,七吨多重。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创作方式。他把王小六家的所有物品,用博物馆的玻璃铁柜包装起来,堆成小山加以展示,把日常事物文物化、珍贵化、崇高化,是非常智慧的一种转换。排除主体对于对象过多的干扰,使其本有的崇高精神保持在平常、自在、民间和底层原生状态之中,不是人文对底层的关怀,而是在底层中呈现人文,底层本身的人文,这是思维方式和艺术方式的转换,改变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至于开幕式艺术家邀请王小六一家到场,本来设定的是与现场观众交谈。不知为什么后来金锋请他们进入玻璃柜中——也许金锋想告诉观众,其作品所有部分包括其中的人物雕塑,都来自原本的真实。但这一安排我以为有误,不仅影响了观众与原型的互动交流,而且陈列真人显然使之对象化,有违原作方法论的初衷。但智者之失,瑕不掩瑜,其作仍然是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作品之一。如果要评本年度最佳创作奖,我肯定投金锋一票。
正在酝酿明年的展览,发一篇访谈听听网友的意见。
作者:王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