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云蒸水动翠竹生风——谈黄纯尧的山水画

2003年4月17日《文艺报》刊登洪桥的评论文:   云蒸水动翠竹生风——谈黄纯尧的山水画   黄纯尧,成都人,金陵画坛上一位独具面目的画家。他的画,表现出健康的时代精神,所绘祖国壮丽山河和社会主义建设图景,雄秀兼备,色调雅丽。他笔下的那些山水,仿佛时时都在吞吐呼吸,处处展现蓬勃的生机。他把壮丽的自然美与心灵和协地统一起来,诗情画意感染着观众。   云蒸水动,是他的山水画给人们的强烈感受。看了他的画,无不赞叹他观察事物之细和笔墨功夫之深。就以画云而言,云无常形,瞬息万变,难以模状。云岚烟雾,形近而差别细微,这些在他的笔下,都表现得比较充分。画面上,常见群峰耸峙,云光幻化,质感强烈。云有厚薄远近之形,卷舒高下之势,而他都能生动地加以表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他构图一般较满,往往冲天塞地,但并无迫塞之感,就因善留空白以表现云气所致。实中有虚,含而不露,令人产生种种遐想。黄山云海为天下奇观,在他笔下,那忽来忽去、忽升忽降的云气,吞吐变幻,千姿百态。他用浓淡枯湿对比的笔法画山画石,衬以白云起伏卷舒之状,把云是画活了。云好像在飞,山好像在动。他的那些题句,也别有风味。例如,清凉台为黄山观日胜景之地,他写生时,浓云挡住视线,他既状此景,题一绝云:“难观日出现浮云,左右卷舒升与沉;世上浮名多似此,好诗不废千秋吟。”这首题诗,寄托了不慕虚名、热爱艺术的思想感情,使画意豁然显露,给观者以美的享受。所画《高山留云住》,也入妙境,有“谷宽任鸟翔”之感。其《黄山云海图》,所绘云涛怒涌之状,尤为壮观。作完此画之后,他题了一首很有意思的诗:“宽如大海软如棉,起伏卷舒转瞬间,莫道沉浮皆是气,心胸宽阔纳群山”。诗发画意,画蕴诗情,两相媲美,相得益彰。   画云不易,画水尤难。黄纯尧画水,也有自己的特色。他能随水赋形,曲尽其妙。在技法上,对传统固然有所继承、采择,但主要依靠亲自实地观察,因能极状水形,这同他画各地山石之形一样,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他认识到水因地形、河床、风力之不同,形态各异,又因季节、气候、水土保持等等情况有差别,水色也并不一样。在他的山水画中,水的形态是多样的:如漓江水平,三峡流急;即使是平静的水面,画法也有区别。真所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他所绘多幅《三峡图》中,水的形状就有多种变化。三峡多翻水,有漩涡,其色偏黄浊;大宁河多清水急流,流向分明,少见翻水。此河虽有小三峡之称,且和三峡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然而峡窄水急,水纹即大有区别。这都是他实地观察写生所得,极为可贵。更因他作画时能融情入景,所以每于一幅画完成之后,常常诗兴大发。其《太湖帆影》一图,色彩雅丽,寓意很深,他从水照帆影,想到历史的镜子:“红树青山开画屏,渔帆倒影送船行。人间历史岂无镜,最爱心平似水平”。这首题诗,借景抒情,使画面凭添妙趣。   黄氏画山画树,其皴法皆喜用破笔,画竹也如此。古人的竹叶通常都是一片一片地画的,重在结构的表现。他画竹着眼于整个竹林的感觉,不同于众。全用破笔浓淡点成,然后再加枝干。干有弯有直,外带刚毅,直显倔强,整个姿态;淋漓尽致,近看似非竹,远看皆是竹。所画之竹,宛然有临风之态,生气勃勃,摇曳多姿,夏日观之,使人顿生浓荫凉爽之感。   黄纯尧山水画,在笔法、构图上也丰富多彩,他时而干笔皴擦,时而泼墨挥洒,时而纵横涂抹,有如繁弦急响,时而轻勾白描,有如轻歌曼舞,或大章,或小景或构图繁杂,或只淡淡几笔。这些,无一不是他的内心世界融景生情的自然流露。常语说的“画如其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文章来源:艺术家提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