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即将出版的画册自序《风景写生有感》


      我画油画风景习惯的养成由来已久,那时,为了不浪费学画的瞬息时间,备有一个“拇指”小油画箱,清晨画日出,傍晚画晚霞,连外出旅行的短暂闲遐也不轻易放过。年复一年,不经意间小风景画集成了厚厚的一大搭,原只想是练习色彩的普通习作,加上材料也很差,根本派不上用场,真正成了“压箱底”。
      对风景写生油画的重新认识源于95年我第一本风景画集的偶然出版,当台湾的一家画廊老板翻开我的那些沾满灰尘、甚至有些发霉的小风景时,眼里开始闪现兴奋的光彩。数月后,我终于像翻阅大师画册那样无数遍翻阅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画面,我此时才意识到这些风景作品的定义和价值,尽管画册里所有的小画都已不属于自己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的闲遐时间的副产品小油画总是比我精心制作的大创作更容易让别人喜欢,这让我十分苦恼和困惑。
     一晃时间又过了十多年,虽然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人物画方面,但风景写生一直没有放弃,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和习惯。
   写生总是给我带来无法言说的快乐,在极短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景到构图等诸多程序。面对景色,就如同捕获一头快速奔走的野兽,快速地调色、快速地运笔、甚至喘着粗气,但忙而不乱,头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有效地处理各种信息,作画程序的顺畅和油画材料工具运用得心应手所传递出来的美妙手感,野外清新的空气、皮肤与阳光的亲密接触将自己的心灵与景物融为一体,使疲倦的身心得到极大的缓释。回到家中,无需再多加一笔,直接挂上墙,独自品味,目光久久不能离去,白色的画布转眼间变成一扇永远也无法关闭的窗。。。。。。
      虽然,一幅小风景比起一幅大创作来显得简单,那是经过艺术的简化处理后的单纯美感。但奇怪的是,写生让这个复杂的转换过程变得简单。
       写生的“写”有动作的形态,它准确揭示了写生的本质。
      写,这是在面对自然景物的不断的交流中,在一环扣一环的作画步骤准确快速的连贯下,画者头脑中不断涌现的新的想法和视觉感悟而不断产生的表现力量和激情。
      写所产生的清晰的笔触和色层引导观众的视线起起伏伏、环环相扣,形成视觉上神奇的节奏美感。
       写,即兴快速的表现中,笔触所不到之处,不仅不是缺憾,反而成为不经意间的概括处理,有神来之笔的感觉。。。。
       虽然我写生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远及欧洲,但我最喜欢画的地方仍然是南方故土,那些带有我儿时的记忆的最熟悉的田园水泽,浓浓的乡情,泥土和草木的芬芳气息使我能很快的从这些普普通通的景色中敏感到美和形式语言。我愿意真诚的、细致的、一点一滴的描绘眼前的真实,不敢轻易改变,唯恐失去的我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这种情感一直贯穿在我几十年的风景写生中,从来没有改变过!写生对自然真实的表现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艺术品格的高下,艺术的“真实”美感完全来自画家内心最自然、最平实和最细微的感觉,所以,平凡的景色由于对真实的重新认识和深入表现,而不仅仅只停留在一般的感觉上,就往往能使作品体现出更独特的美感意味。真诚的无功利的写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你的表现潜能,客观和朴实的准确表现能提升写生的艺术品格。
      我以为写生作品的独特美感以及它的创作过程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只有亲自经历过写生的人和品尝过写生快乐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它的独特魅力,这是“照片式油画创作”根本无法相比的。

      最后,感谢我的好友蔡国胜先生长期以来对我艺术作品的推介和支持。感谢天津美术出版社将我的风景写生作品结集出版。


                                                                                                       2008.3.29于长沙新棠村


 

作者:qq1954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