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梦想所有带着中国印记的绘画都叫中国画

几千年的文明,世代的积累,在中国人的口袋里,有拿不完的妙计。中国人善于思考,乐于创造。物质财富乃繁衍历史,而艺术的光辉却纪录历史。大凡从事艺术创造者,虽然十分苦行,但其影响不可小视。回首长河过去,艺术和文明总是同在,无可非议。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绘画独树一帜,随之便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画。自朗世宁把西方油画带来之后,我们开始接触外来的艺术创造,这为丰富中国画带来了可贵契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战略上,我们并没有把握良机,而是出现两个极端:拒绝、顺从。要知道,就是当时朗世宁画的宫廷造像都包含着诸多中国元素,这难道不值得后人深思?当然,我的本意不是提倡八股,也不是厌倦仿效,我只愿望记住自己的家门。改革开放后,我们有不少画家走出国门淘金,但事实却让他们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元素无与伦比!于是,不少归来者又重新进行回归之旅。

从中国绘画这一方面讲,国人的艺术创造,无论是从其定义或者是概念上说,中国画,说大并没那么大,说小也不十分小。随着现代思想容量的不断增加,是否有必要对中国画重新进行定义?在下认为其答案是肯定的。

欧美只有“艺术”记录在案,连“美术”两字都难找,难道我们在“美术”的名下还分数十个画种,这是否过于精雕细刻了。

我不妨预见:总有一天,国人所有绘画都叫中国画。我们将为之自豪!

作者:苏烈熙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