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屡禁不止的造假



屡禁不止的造假



真假古瓷调查:造假村坐落景德镇 仿古瓷拍卖会上牟暴利


近来在艺术品投资领域,不断爆出古瓷器天价成交,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瓷器拍出2.8亿港元,一个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5亿元人民币易主。古瓷器市场的火爆,让一些仿制品也开始频频出现。 

  熊建军在江西景德镇研究古陶瓷已经有25年。8年前,国家博物馆的专家来到景德镇,邀请他一同研究如何恢复珐琅彩工艺。从清代康熙年间至今,珐琅彩的釉料配方已失传200多年,要“复活”珐琅彩瓷工艺非常艰难。历经多次试验,熊建军终于破解了皇家瓷器的烧制密码。有了这个技术,现在熊建军仿制古代各种瓷器都非常逼真。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建军告诉记者,我们为了仿制这个,我们包括这个重量、就包括这个尺寸、就包括各方面,我们全部按照古代的一模一样地走。图版各方面的,这个韵味我们都把它仿制出来。

  然而让熊建军万万没有想到是,他仿制的古瓷器竟然成为不法商贩牟利的工具。在北京的某个艺术品拍卖会上,三千万元成交的两件明代和清代瓷器,竟然都是熊建军创造出来的仿制品。他当时准备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收藏,不料却被放在拍卖会上冒充真古董。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建军告诉记者,贪图利益的人,他拿去做一下旧,加一下工,或者怎么弄一下,最后把这个当成真品卖了。有个几百万、几千万他都有可能会,有多少价值我们都无法估量的。

  业内人士透露,眼下把仿古瓷当作真品卖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景德镇在一家号称专卖元、明古陶瓷的门店,记者见到了店主黎月明。他介绍说仿古瓷要想在拍卖会上卖出高价,首先得“做旧”,也就是把新的瓷器通过化学物质处理,做成旧瓷器的模样,让假货蒙蔽购买者的眼睛;其次就是跟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秘密商量好利润分配比例,里应外合。

  江西景德镇樊家井瓷器销售店店主黎月明告诉记者,把里面关系你要搞好,把里面主管部门的,要把它搞好,把他摆平,然后再拿东西进去。比如我这个东西了,拿去拍了,我的底价是五十万,比如拍了一百多万,其余的就是你的了,等于是这样子,就是按这个提成的。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