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6秒钟的判决
实际上,评判美术高考试卷只用3个2秒钟。
第一个2秒,初筛:把每科(素描、速写、色彩)试卷全部拿出,交由该科目评卷小组老师快速过目,各自分拣成“优、良、中、差”几大堆。此过程每份试卷平均花费大概2秒,明显优良或差劣的差不多就此定终身。
第二个2秒,细分:从“优、良、中”几大堆中再细分出“优+或优—、良+或良—”等挡次。一般最后会分成6 ~ 7个档次。此过程每份试卷平均花费大概也是2秒。个别的“优”可能变为“良”,反之也可能“良”变“优”。那几堆“差”的,就没人去关注了。
第三个2秒,评分:把1 ~ 4档次的试卷分别在地板上成一字摊开、编号,评卷老师按事先规定的档次分数范围(比如第一档:99 ~ 95),依次过目、区别给分。此过程大概又是2秒。每个老师的自主裁量权只在这档次分数范围之内,少一分多一分都得更正。实际上第5档(70 ~ 79)的试卷都不必摊开了——结果都一样,所以都统一给个中间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巨大差额。有大量考生只速成2、3个月就来碰运气、求侥幸,好似买“六合彩”。在此背景下,评分的首要任务就是大量并快速地淘汰明显(无争议)差劣的,完全不给“中彩”的机会。至于那种漂浮于“良”与“中”之间的,却的确有仰仗评卷老师眼光的运气或另辟试卷以外的蹊径——说到底,评判绘画水平高低,从来就无法做到“1+1=2”那么精准无异,也很难避免“橙红桃红都是红”的模凌两可。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显优良或明显差劣的都不必过于操心。
作者:周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