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胸中山水甲天下:齊白石的壯遊與創作|台灣晶美術館

遊山玩水、登山涉水,人們自古在山水天地間穿梭,拓寬自己的心胸和眼界。師法造化,對藝術家而言,山水則是一幢靈感的屋宇,用畫筆和墨色在其中悠遊賞心,他們將四季的變化、草木的枯榮,依依細緻地捕捉下來,為人類留下獨特的心情風景。

 

相較起西方十七世紀以來,逐漸盛行的風景畫,東方畫山畫水畫草木的傳統,可以上溯至唐宋時期。山中有氣,心有丘壑!唐、宋、元、明、清,千年以來的歷代畫家們,在其中找到了筆墨變化的樂趣、規律,烘托出一種氤氳的、高雅的士人心境。在這個世界裡,石頭有自己的陰陽、向背;古樹有自己的虛實、聚散,萬物生長的方向、筆墨的使用和表現方式,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名字

 

斧劈皴、披麻皴、雨點皴……。

 

到了民國初年,有一位小時候生長在農村,以木匠營生的藝術大師,他曾經砍柴、放牧,在山水裡尋找糊口的方法;他也曾在農閒之時全然、盡情的享受天然之色。他是當今因畫蟲草、蝦蟹而家喻戶曉的齊白石!

 

然而,約莫一世紀前,讓出身寒微的齊白石,一夕之間,海內外成名的作品,卻是流傳件數較少、較未被時人認可的山水畫!畢卡索曾說過:「齊先生用一根線去畫水,卻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

 

山水之路

 

除了農村的生活經歷帶給藝術家直接而充滿力量的繪畫語言,齊白石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臨摹、學習中,摸索出一條自己和山水畫的相繫之路。

 

木匠出身的他,最初從一套乾隆年間的《芥子園畫譜》上,學習傳統繪畫。到了二十七歲,齊白石正式拜胡沁園師學習花鳥畫,拜譚溥學習山水畫。這時,他在一個有程式有法度的世界裡,師法古人。

 

齊白石透過自己逐漸成熟的畫藝,廣結藝文知己,終於在一九零二年走出湖南,開啟一段「五出五歸」的壯遊,七年間,他陸續行走過陝西、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江西、廣西、廣東等地。山一程、水一程,他在變化豐富的風景裡,留下了大量了寫生畫稿。這時,自然以直接的形象震懾了藝術家,他師法造化,寫出生氣。

經過整理後的畫稿,成為齊白石一生珍藏的《借山圖冊》。〈洞庭落日〉、〈灞橋風雪〉、〈十里桃花〉、〈雁塔坡〉、〈滕王閣〉……,這本收納了名山勝景的冊頁猶如山川之助,帶著齊白石來到北京,認識了他一輩子的貴人、恩師、益友陳師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4492cf124ca998c6b5d7d8d2af8445bc.jpg

齊白石,《借山圖》之四〈洞庭君山〉,1910年,30×48cm,紙本設色,北京畫院藏



一九一七年,齊白石為了躲避匪亂,帶著《借山圖》寄住北京琉璃廠,他將自己最為得意之作拿出來請一代美術史大師陳師曾鑑定,受到陳師曾極大的肯定和鼓勵。作品裡平淡清奇的特質,使得陳師曾在一九二二年,將齊白石的作品,帶往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畫會。畫作震撼人心,高價售出,更被送往巴黎參加藝術博覽會。陳齊二人的創作和生活狀況,更被拍成電影,在東京藝術學院放映。 

 

 

「自有胸中甲天下。吾畫不為宗派拘束,無心沽名,自娛而已。人欲罵之,我未聽也。」從師法古人、師法自然到師心的齊白石,他用自己的方式,畫出構圖新穎、剪裁大膽、設色鮮明的山水。「山水不畫,是不為,非不能也」,比起為了各方人士訂製而畫的花鳥蟲草主題,他的山水畫,更多是為了真正理解自己的藝術特點的知己所做。

 

「此山水畫法前不見古人,雖大滌子似我,未必有此奇拙。」前所未見的「奇拙」使得齊白石代表一種被世界認可的東方禪意,在二十世紀初轟動日本、歐洲。在《借山圖》後,他更次創作出重量級山水作品《十二條屏》。直至二零一七年,白石先生的山水又帶給人們一次新的高峰體驗,《山水十二條屏》在北京以9.3億人民幣天價拍出,創了世界紀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76ec82ebf3139aea82a8183ce39aaeb0.jpg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1932,紙本設色,180 x 47cm x 12



如今,齊老用一生走過、畫過的山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遼寧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都留有精采之作。

  

山水友情

 

2019年,晶美術館策劃「華人百年巨匠系列――齊白石」特展,群山萬壑赴荊門,我們將能近距離看到一代藝術大師,出自胸中的活潑筆觸、天真爛漫的色彩!

 

這一次展出的《夕陽山水圖》,記錄著一段深厚的友情,當年齊白石七十八歲了,上海、南京、湖南淪陷,「在此兵荒馬亂的年月,心緒惡劣萬分」。此時,他在桂林遠遊的好朋友徐悲鴻,特地寄來了一張風景照,觸動了對山水別有一份情懷的白石先生。他曾走過桂林,如今又見到了山水甲天下的勝地,提筆揮灑,以一股詩意的流動感,畫下多變的奇石、水天之間的豔麗色彩,以及,微風吹動而前後推湧的波浪。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49c9253c3bd369e606e05ae974178aa4.jpg

齊白石,《夕陽山水圖》,1938,紙本設色,31x49cm



自稱「借山翁」的齊白石曾說「凡天下之名山大川,目之所見者,或耳之所聞者,吾皆欲借之。所借之山非一處也。」他不僅從古人、自然、心中借取創作靈感,更從回憶、照片裡擷取藝術養分!感受清風自來的快意!感受齊白石的壯遊與創作為他帶來的「奇山水」!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