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以学厚积 达致高境——黄昭庆书法作品赏读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书法作品乃藉文字之书写性发展至另一审美阶段——融入创作者之观念、思维、精神,而能激发观者之审美情感。著名书家、学者黄公昭庆于其艺道人生之旅中,澄怀观道、任世浮沉,令全数身心,守望其心灵净土,营造一片民族艺术之精神家园。历七十逾春秋之不懈耕耘,于书、画、文诸相求得令世人感佩惊羡之收获也。

  书法于黄公诸艺中无疑最为突出,此不仅在于先生之书法已修炼成独特高迈之个性风格,更在于其书法亦为其诸艺之根基也。其书善隶,于浑朴中见清秀,奇逸间蕴缜密。运笔朴鲁疏狂,有字博风霜之气;结体自然忘形,得神与物游之兴。其书善行草,于流动中见古拙,奇逸间蕴清雅。运笔欹正相生,平和中有落笔生花之妙;结体万取一收,无意间,得雄奇姿肆之效。通笔读来,淋漓酣畅,闻墨生香。其书善楷,于平正中透淳和,峻严方饬间孕深厚圆劲之笔意也。

  其尤以行草,银钩铁画,信手写来。通篇观之,似玉盘珠玑,相映生辉,落笔则如疾风骤雨,江涛湍流,乱石奔云,一气急就,气势自出。他的又如富春江放马洲退水后的那片鹅卵石,晶莹水润,自然天成,自成风景。先生之书法博采众长,自成面貌,既有庄雅之韵致,又不乏醇化之境界;既具金石家之古拙,又得哲贤之温醇。“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王僧虔《笔意赞》)。所谓“化”者,不可脱离传统,所谓“颖”者,不可离开法度。黄公之书法,实为食古而能化,脱颖而自出矣。

  余初识先生,尚不知其长于书法。只道其乃长于思考研究之学者。上世纪中叶,公曾究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与中国近代数学之泰斗华罗庚、陈景润诸公共事有年,而为世称“有成就之科学家”。然一如获诺贝尔奖之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云:“余之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于中国,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吸取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之所长。”先生自幼深受传统国学修养之熏陶,受老庄和孔孟思想之影响可谓深矣,又能藉西方自然学科研究方法,诸如系统学等用之于书法艺术研究,融会贯通,自出机抒,而成其重哲理性、重书卷气、重意境之书风也。

  余曾感得一词赠之。曰:

  十六字令•读黄昭庆书法作

  风,文理同宗铸宇穹。雍容处,大度走蛇龙。

  先生之书法,但见华贵凝重,纵横挥洒中,显见风骨与气节。此非徒有技术及取法而无学养之润泽所无法企及。深究其中,皆源于其学养中之长期修为所达致之精神境界之映现,而借助笔墨实现其书风之淋漓表现。早年成名于科学研究与教育之一代学者,而今却以书法为治学方向,且能屡有不凡之建树。以此推论,黄教授之成者无以其丰厚之学养为厚基,而能达致此高境矣。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