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萧散清奇 古穆朴素——严瑞秋国画艺术

  中华绘事,渊深流长,形神之别乃其中重要之认识范畴。于认识之来源而论,如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所言:“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女画家严氏瑞秋于自然造化观历参照,于四时之花卉心默手摹,又于传统之笔墨精神细品苦研,三者融汇互渗,将草木清华,翎毛虫鱼,一一凝诸画面,化其形而显其神,强其笔墨筋骨而承传其传统薪火也。

  秋自少好工笔,日数十纸,然皆未能臻其极。恼之,后得悟,盖业有专工,非其意所欲者,实难欲写其似也。故而转学大写意花鸟画作,自书法金石之学入手,渐养得萧散清奇,古穆沉雄之画风。其用笔枯涩凝重,墨法不失润泽,用色单纯简练,重墨线语言之传达,实中之虚,虚中还实,令观者可感其中天然之超脱沉静也。

  元•赵孟頫于《松雪论画》中写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秋吃古而化,师法承继古人恬淡自然,畅写襟怀之风。观其作画,每每先执笔熟视,默想其形意,乃随其心中于纸中所示,绵绵不绝,情思泉涌。然其用笔则绝少急起从之,振笔直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而悟得擎笔如锥之画沙,如虫之食木,使其锋藏,乃能沉著也。

  春华秋实、莺歌燕语、玉兰丹花、夏竹冬梅……其笔下尽多温润跌宕之形态,设色典雅,墨韵通达,揉合黄、徐两派技法,工写相和,亦工亦写,力求形神和谐之道,后又延续石涛、朱耷诸家文人画之绘画思想,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性灵,于当今画坛独树一帜,富有新意古意也。

  余感得一词。曰:

  卜算子•严瑞秋国画艺术

  风住尽香尘,玉露簪花舞。月夜初凉薄雾浓,落似飘零雨。

  觅道寄清怀,擎笔挥穹宇。素手纤纤继古来,墨卉含芳吐。

  中国画家欲破藩篱自成方圆,难能矣;而沉溺传统文化之探究,投身其中而忘乎脱胎者,则更可贵矣。正如清•石溪在其画跋中所说:“小人习其技,君子通其神。”中国画之发展乃于相对稳定之图式承袭中求深层次之气韵、神韵诸方拓展,强调功力、阅历与学养之收蓄涵养,而能给其发展之后劲也。唯籍高追求、大魄力、甚孤独之奋斗,方有大突破。望女画家严瑞秋求艺之路能日合于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