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与隐喻有关

  艺术的转型期从来没有提前通知,往往是一个偶然的思想火花(或称之为灵感)的闪现成为引发点,从而把主题与形式推向新的高度。从《苏三的谜语》到《游园惊梦》再到《霸王别姬》,我的近期创作不知不觉的走入超现实意境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状态。接下来,还会有“贵妃醉酒”、“三岔口”、“窦娥冤”……对于“醒”与“酔”的反讽思辨、对于“黑暗中的三人游戏”(其实是复杂人性的矛盾冲突、若即若离、亦敌亦友的人际关系)的调侃与黑色幽默、对于命运强加给人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结局的灾难与遭遇的集体性沉冤昭雪(又或许以抱怨、抗争、自伤、自我救赎等方式对待“冤屈”)---每一个问题都存在多种答案,我想提醒观看者在视觉映射的过程中(以及之后)能带着对诸如此类的矛盾纠结的思考继续面对人生。

  在《游园惊梦》中我想表现一种真假难辨的时空悖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时间轴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个“节点”将两个时空穿插并置。科学假说与宗教论述都将时间中的所有事物认定为假象片段,由此引发一种对于“存在”真实性的质疑,但一切都无法复制与重来,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处理可以留住一个暂时的永恒,或者说制造一个并不存在的“真实”虚像。通过制造幻觉建构视觉真实,消解了创作者与观众的欲望潜意识存在与现实空缺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每一个艺术家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某种视觉欺骗。艺术需要坦诚,艺术作品却不是仅靠坦诚就能富有智慧的,狡狤的笑容背后不知道隐藏了多少苍桑与隐忍……在近期创作中,我把自己内心并不干净的惶恐不安(份)赤裸裸地拿给你们看,有些画面因为过于晦涩,(其实是因为自己也拿不定主意)而显得犹豫矛盾重重。但我并不想急于把这些纠结理清,谁说一定是“明确的”比“含混的”更好?无意间将戏曲题材搬进了近期创作,苏三或者虞姬或者窦娥什么的,她们可并不都是清白的,男人是很“难”的人,因为女人而费解,魂不守舍、黯然销魂,结果却往往比“窦娥还冤”。我试图将一个个与人性中复杂矛盾、“本我”与“假我”的交替上演的迷局编织成一张网,设下费解的残局,等待观者的解读与误读。谁也不能确定答案是什么,结尾会如何。显而易见,我只想让你在我的画中看见两个字---“你猜”。

作者:党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