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虽小品而大味也

  初夏时节,博艺网推出秦天柱花鸟画网络大展,其中多为小品。阅后颇多观感,以小品文录之。

  (一)中国画的情趣主要借助笔墨生发出来,笔生气,墨生韵,用笔与用墨不可分割,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与墨互为表里,互相衬托。在秦天柱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流畅与朴拙、浑厚与华滋、浓重与清淡并存,表现出无尽的笔性和墨趣。

  (二)“多一笔嫌繁,少一笔嫌简”,中国画笔墨的精妙就在于此。以此话评价秦天柱作品也并不为过。在以莲蓬为题材的系列小品中,可谓绝唱的是整幅画中仅有的一根墨线——莲蓬的枝茎。倘若少了这一根墨线,那么其余精细到位的墨、色都失去了生命力。这笔墨线,均以书功入画,而且入得那么巧妙,那么刚柔相济、那么书画天成。妙哉。

  (三)一根枝条,数枝竹叶,几片花草,一幅小景,秦天柱的小品画面形象凝练简括,赏心悦目。除主题题材外,画面多有“留白”,但观之又不显空,真是妙之极了。赏读秦天柱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轻松怡然之感,似品一杯清茶,入口后细细品来,方能得其真味

  (四)这次展览中有一幅荷花蜻蜓图,画家用极高超的用水之法,通过戛然而止的水渍线,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荷花清香淡雅的神韵。那六七瓣粉红色的花瓣,绽放在亭亭玉立的枝头上,似乎正溢出清远的香味,又似乎暗示着初夏的微风轻轻拂过。此景此情此趣,使人愉悦,让人折服。

  (五)秦天柱的小品,看似随意实则用心,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其描绘禽鸟的作品,多或以老树、或以嫩枝作背景,对树根、树枝、树干、树皮等进行或简或繁的刻画,出枝前后关系交代清楚,主次分明,丰富了画面的墨色和层次,使得作品显得鲜活而又厚重。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有些细节乍一看似乎漫不经心,仔细读来则韵味十足,并溢出几分新意。

  (六)著名美术评论家蔡若虹,把“秦天柱的鸟”与“吴作人的牦牛、黄胄的驯驴骏马”相提并论,认为“都以生动活泼的形象令人瞩目”。秦天柱绝对是一个画鸟高手。此次展览就有《百鸟图》长卷,八哥、翠鸟、黄鹂、喜鹊……叫得上名或叫不上名的鸟儿,林林总总,皆十分肖似,既简洁概括,又神意气足,绝不一味模仿、描头画角。每每抓住鸟儿最生动、最传神,同时也是最精彩的瞬间,用极洗练的笔墨使之定格。“形”、“意”俱到位,且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与那些徒有其形、不得其实的所谓写意作品划清了界线。

  (七)除了花鸟外,秦天柱还擅长草虫作品。在他的作品中,草虫,多配以瓜果、瓷罐。草虫均以工笔入画,鼓翅奋须的蝈蝈、双臂搏击的螳螂、五彩斑斓的蝴蝶、网纹透明的秋蝉……无一不形神兼备、鲜活有趣、洒脱灵动、生机盎然。而那些石榴、葡萄、丝瓜等瓜果,以及叫不上名的壶、碟、瓶、罐等,则均以写意入画,寥寥几笔成形且神态炯出。此类草虫作品,一品则感大气,再品又觉精细

  (八)秦天柱作品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简、情、趣”——简练的构图、意趣的笔墨、精致的没骨和工笔技法,施以淡彩淡墨。所有这些特色的形成,无不流露出画家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恬淡、简约,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超然境界和古意风采。

  (九)小品虽小,但其中大有学问。中国画讲修养、讲笔墨、讲性灵,小品最能体现画家的知识、学说、才情、天赋、勤奋等诸多因素。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画出好的小品,需要画家乐在其中,方能体会个中之味。数十年的心智和深研,让秦天柱做到了。

  (十)盈盈一尺而见汤汤之象,虽小品而大味也。以秦天柱的作品观之,此言诚然。

2009年7月2日晚写于半俗斋北窗

作者:半谷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