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主持人裴刚
(雅昌艺术网讯 罗书银)2013年9月20日下午1点30分,【雅昌圆桌】之“柒舍雅集当代中国画研究”第五回在农业展览馆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现场举行,本回邀请到艺术家杭春晖、王煜,美丽道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张英剑作为嘉宾,雅昌艺术网画廊频道主编裴刚担任主持人,就学院体制下的水墨创作;水墨群体在今天的发展状态;以及水墨的边界这三点来展开讨论。
对于当代水墨在今天的发展状态,主持人裴刚谈到了其发展的多元化现状:“刚才谈到了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这些概念是西方的概念,从“85新潮美术”以后提出水墨概念之后,当代水墨群体发生了非常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现状,这个状态可能有几条线索:一条是学院体系对造型、语言,包括对中国的水墨或者是中国画材料的运用、技巧、笔墨的研究;一条是追随西方现代主义的实验;一条是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比如“新文人画”,当然还有更多元的。在这种多元化的群体的现状下,是不是也需要今天70后当代水墨这些艺术家,包括在学院里边的艺术家去反思,不管是对传统的回归也好,还是对以西方美学体系为基础的一个发展现状的一个反思,从70后水墨艺术家的作品上可以看到基本上他们既不是完全的回归中国传统,也不是在追随西方中心的水墨研究。实际上是建立起一种对现实的关怀,另外又重新去审视我们的传统”。
从这些角度去看,裴刚请王煜谈到了这个群体的变化,包括他们存在的状态,王煜谈到:“我理解的状态大部分源于个人选择,因为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虽然有一个教育共性的东西在里边,但是个人的生存感,包括精神取向都有一些差异,在共性之后的一种差异性,这种感受包括你对周围的感受力、对媒介、对多元化的反应,我总觉得大部分是绘画对周围世界一种别样的反映,这个取决于个人选择。我们感受到画面共同的一个整体面貌是对现实精神指向更明确一点,包括看我们柒舍的画面,看柒舍画面形成面貌来看,多少都有一些精神性,而不是简单技法的锤炼,还有就是说画面的一种调查,大家都能感受到无论是喜怒哀乐,从画面中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可能是源于大家对生活的一种真实性的在里边,这个是我们的一点点的共性”。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