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十几岁学画时认识李津,他在天津美院读书,跑到偏远贫困的涉县太行山区写生。后来大学毕业留校,又去了西藏援教,他那时候的画,看起来离天离神近些,离人却远;他人也年轻气盛,也是似乎离天离神近些,离人却远。所以,老早就看出李津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心里充满了景仰。
随着对李津的熟悉,对他的担心倒慢慢多起来,每次见他气势如虹的整装向理想出发,又迅速地迷失在屑小玩乐中,这种迷失比孩童的放学途中被朋友间的斗殴或嬉戏,或抓麻雀或捕鱼游泳而忘记回家要严重的多,你很难断定,他还能有机会回到原来的路上来。
当你悬着心,却每每发现他大有收获。他揣了收获而归,免不了得意,又因为依稀记得曾经的誓言而不时惭愧。
时间给了人揣摩人生的机会,我慢慢地发现,太多有远大抱负理想的人摆足了架势一事无成,如同稻草人般地腐朽;而另一类如同李津者,越来越频繁,任意,率性地迷失,却又从迷失处带来饱满的收获。
于是我失去了准则,不知该为他的不够执著而鄙视他,或是因为他的意外收获而拍巴掌。我也因了迷失而有所发现大概只有零件或五金工具需要如图纸上规划的一样的规矩和精确,人的生命自有其珍贵和大气的理由,其美妙是装腔作势者所无法窃取的——如同李津,当他吃了一份亏而想十倍的报复,因为胆怯而大讲黑帮大佬的故事,因为要面子而囊中空空,因为好强而过分敏感.......都能给我无尽的精神鼓舞——正因为不断迷失在屑小之中,才透出生命的真性情,正因为在迷失中的不断收获,才宣示着生命的不可以被规定。(二零零四年十月 方力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