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12 00:00
“宁波有相当一部分离退休老年人踏上古玩和收藏行业,但往往不知道其真正的内涵是什么,以为遍地的古玩都可以卖高价。一年搞一张齐白石的虾或徐悲鸿的马应该不是什么难事,遇有带款的名人字画,如获至宝非买下不可,期望一转手就挣一大笔钱。”宁波一家拍卖公司的负责人黄先生告诫老年人朋友,收藏要戒贪戒骄。
“古玩市场的假货越来越多,制假数比真货数高几百倍,老年人玩收藏要谨慎。”央视鉴宝专家陈建民也提醒道。
追大名头 连买几十张齐白石等大师画作
黄先生举了个例子,一位姓刘的宁波藏友,年逾古稀,专收近现代大名头书画,陆陆续续在三五年时间里就先后购进张大千泼彩山水画、齐白石花鸟画、陆俨少山水卷轴、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等等三四十张书画,神秘地出示给黄先生。
“这些书画都是我用退休工资买的,每张大概花了一两千元。眼看着近几年来张大千、齐白石的画纷纷动辄拍出上千万元甚至破亿元,我想着也送朵云轩,至少总能弄个百八十万元一幅。”
黄先生一眼便看出那些大名头画作都是仿品,便委婉地建议老先生上朵云轩等大拍卖公司先去鉴定了再说。
“如果这批大名头书画是真迹,在其当时买价后面起码要加两个零。要说书画中捡漏偶尔也会有,但一两次捡漏买到大师名画也就罢了,而仅花几千元连续买到三四十张大名头名画,这有悖常理,天下岂有这样的便宜可捡。”
黄先生后来侧面打听得知,刘老先生到过几家大拍卖公司找人看东西,都被鉴定是仿造的伪作,但碍于面子,刘老先生仍坚持顶着“近现代大名家书画大藏家”的帽子宣扬自己的宝贝。
这样一来,又给社会上的“野鸡”拍卖公司钻了空子。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北京的拍卖公司打电话来,“慕名”向刘老先生征集书画拍品。一番鉴定,认定其中收藏的十来件齐白石等大师画作属真迹,估值相当可观,起拍单价也在百万元左右。此后拍照、印刷制成精美的拍卖图录,按照拍品估值计算,刘老先生出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印刷费、保管费、图录费,欢欢喜喜地拿去北京拍了。结果,拍品全部流拍,刘老先生又生生被“野鸡”拍卖公司刮了一层皮。
来源:搜藏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