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个改善构图的简单技巧

2015-01-14 00:00

1. 场景简单化



各种摄影训练班,常常会跟同学说新手学摄影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太贪心,想要把看见的所有东西都拍下。虽然拍下所有画面可以让你的照片有一个很好的“记录”,但这样往往让你的照片欠缺一个明确的主题,导至过于杂乱,反而失去了所表达的故事或意义。


其实可以试试把场景尽量简单化,只拍一些真正有趣的东西,去掉多余或不相关的元素。你会发现照片的主题更突出、更能让人意会到其中的主题。


2. 填充画面



如果一幅照片四周有很多不相关的事物,或是太多空白,这样主角可能会显得不够突出,我们可以试试尽量把画面填满,好好利用镜头变焦功能或是多走几步,让照片更充实丰富吧。


3. 善用横幅、竖幅不同的照片比例



虽然横幅对于手持相机拍摄是比较方便,但如果你每张照片都是横幅构图,这样未免太过沉闷了。很多时侯竖幅的照片也可以拍出漂亮的效果,甚至比横幅更符合照片的主题。如果你拿不准,那么两种都试试吧。




还有,照片的比例不一定是要 3:2 或 4:3 的,不妨在相机内设置1:1、16:9等不同的照片比例,这样可以让你的照片更多元化。


4. 不要常常把主体放在中间



举机便拍,很多时都会把主体放在照片的正中间,很多时就会让照片显得普通不耐看,试试好好利用三分法或是黄金分割,把主体放在那4个交叉点上,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会更好看啊!


5. 引导线



一张没有经过小心构图的照片往往会缺少焦点,让观者不知道该看那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妨去寻找一条好的“引导线”,引领读者的目光到主体身上。引导线不一定是要一条实实在在的线,可以是一排街灯、一排石头,总之找到一个角度把这些离散的对象连起来即可。当然道路、栏杆等实体线也可以好好利用。


6. 对角线



对角线也是很常用的构图方法。水平主要表达出平稳、安定、广袤的感觉,对角线非常适合表达动感或是充满能量的东西。


7. 预留空间给“移动中的对象”



人类看到某个物体后常常会进行联想,下一秒这个东西会怎样做,或是变成什么。因此在拍摄一些会移动的物体时(不论是真的会移动还是感觉上会移动),在移动的方向留一点空间,这样照片会显得比较和谐。


8. 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这个构图方法可以说是摄影人必备的。利用浅景深效果,我们可以在凌乱或复杂的背景中突出主体。不但适用于人像拍摄,在静态对象、风光特写、建筑题材中也大派用场,一定要学会。


9. 善用颜色对比



对比可说是构图技巧中最容易又重要的技巧之一,新手可以从“颜色对比”学习,你只需要找出相反的色系来拍摄即可。例如黄蓝、红绿等。构图时除了可以把这两种颜色平排对比,也可以利用包围的方法(例如绿叶丛中的一点红)来表达。


10. 不要死按理论,自由发挥



其实构图技巧的理论只是一个开始,到真正拍摄时你可以大胆一点去尝试,只要你可以表达出拍摄该照片的背后故事,一些打破常规的构图方法反而可以加强照片的感染力。


(文章转载自 摄影入门)


来源:摄影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