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香净妙和合 清乾隆紫檀万蝠纹香盒

2015-02-15 09:57

华夏收藏网讯 香盒的历史不算短,从熏香史脱离单薰草香的时代开始,凡树脂香料及合和众香制成的香饼香丸,均放置在香盒中,那大约是更早于西汉中业。到北魏时期,随着香料和熏香用具的发展,香盒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钿合碧寒龙脑冻”,唐诗中说到香,似乎依然带着由六朝而来的温柔和绮丽,而香盒与香在李长吉笔底成为枕边春梦里凄美迷离的意象。晚唐以后,香盒作为贺礼渐成风气。宋代,皇帝生日“圣节”进香盒祝圣寿几成定制,赠送香盒祝寿也逐渐被下行上效的演化成为一种民间礼节。苏东坡与提刑程正辅的通信中曾提到:“有一信箧并书欲附至子由处……其中乃是子由生日香盒等,他是二月二十日生日,得此前到为佳。”此处的生日香盒里,盛满了“和合美美”的美好祝愿。元代以后,香金与香炉、箸瓶以及箸与香匙结为固定的“炉瓶三事”,明清时代,作为炉瓶三事之一的香盒,材质也更加多样,瓷盒、玉盒、珐琅盒、金镶宝石盒、竹制香盒等,在香盒众多的材质中,虽然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香合”条中认为“以宋剔合色如珊瑚者为上”,但纵观从汉代至明清的香

盒史,最华贵的仍当属珐琅。

从原始崇拜到净气凝神,随着焚香性质的变化,作为香具的香盒也开始随着各阶层需要,花式繁多起来。香盒和香炉、瓶花一同也逐渐成为室内陈设不可少的点缀。而当焚香上升为文人雅趣,用来盛放合香的香盒更成为书房清玩,香盒的制作便开始带有了士人的审美标准。精致的香盒也时不时成为小说和绘画中的一抹俏色。

江苏爱涛拍卖2014秋拍,承盒专场此件“清乾隆·紫檀万蝠纹香盒”以珍贵的小叶紫檀为材,规格大,独木雕挖。盒扁圆形,盒身子口,直腹,二层台式浅圈足,平底。四壁以绞索纹勾勒出八个委角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剔地浮雕勾连云纹。盖面满工,亦以绞索形状勾勒出开光,开光内饰绞索形勾连云纹。盖面中心镂出绞索纹花结,花结内再剔地雕出八只蝙蝠,烘托中心的万字纹。一件使用器盒,材珍意美,穷工极巧,尤其是绞索纹的表现技法,不但要过硬的材质,也要有高超的手艺,从其中我们也可见古人对实用器至美的追求。

(刘霞)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