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15文博会•深圳1979之“晚清民国”文人瓷画展

2015-05-12 13:57

2015文博会•深圳1979之“晚清民国”文人瓷画展海报

  在收藏界,陶瓷是主流收藏品种之一,陶瓷板块向来是拍卖会场里的重点焦聚所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将目光转向了晚清、民国时期艺术陶瓷这一板块。作为资源匮乏的古瓷的延伸,这一板块艺术陶瓷继古革新的艺术特色被挖掘发现,文化内涵深厚且工艺独特的创新作品受到了藏家的青睐。

民国“珠山八友”(现藏于藏乐阁博物馆)

  晚清时期的浅绛彩艺术摒弃了当时粉彩分工细、工艺强,以发样照描的工艺过程,从咸丰年间兴盛以来,一度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的主要品种,它是由较高素养的文人亲力亲为,以绘画形式表现的陶瓷艺术新门类。早期浅绛彩瓷画名家都是善在纸绢上挥毫泼墨的画家,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为代表的新安派画家加入景德镇瓷艺界,他们把文人画的艺术特色,表现技法及审美旨趣带进瓷上彩绘,作品也多以瓷板画形式出现。因此,浅绛彩瓷板画一度成为景德镇瓷板画发展中的一个高潮。

程门《浅绛彩四季》(现藏于藏乐阁博物馆)

  然而,浅绛彩瓷画乃文人画家初入瓷苑之阶段,由于他们对陶瓷工艺的浅尝辄止,瓷艺与画艺的结合尚有不足。民国初年,浅绛彩已渐衰微,随之而起的民国粉彩承接了浅绛彩艺术所创的先河,将中国画韵致与粉彩工艺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早期名家潘匋宇、汪晓棠等人融画理笔墨于工艺技巧之中,用笔灵活而工谨,设色雅致而隽秀,瓷画结合,别具怀抱。继之而起的“珠山八友”结社图新,在继承粉彩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力图在瓷艺与画艺上有所突破。虽然他们“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惟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但创新宗旨是相同的,即以浅绛彩发展以来的中国画艺术形式,力证传统粉彩同样具有在瓷上表现文人画的艺术魅力。他们对粉彩工艺能驾驭自如,作品写人物之品貌,图峰峦之气势,描花草之秀美,题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活泼,其中也以瓷板画作品居多。这种张扬艺术家主体意识,强调个人艺术风格的瓷画艺术史景德镇陶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它融入了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展现了瓷画艺术的精湛魅力,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文化品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珠山八友”将陶瓷文人画推进到历史的舞台,他们从中国文人画中吸取丰富的养料以陶瓷为载体,以陶瓷独特的绘画魅力与中国文人画艺术结合在一起,开拓了陶瓷文人画艺术之路。

金品卿 《借广寒香》(现藏于藏乐阁博物馆)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陶瓷文化,展示艺术陶瓷发展史上这一时期的艺术特色,2015年5月14日第十一届文博会分会场深圳1979文化生活新领域特举办“晚清民国”文人瓷画展。展出浅绛彩巨匠程门、金品卿,珠山八友珍品瓷器作品数十件。据悉该展览将持续到5月底。

深圳1979“一带一路”文化生活系列展

深圳1979文化生活新领域路线图

  例如,有浅绛彩巨匠程门浅绛彩镶器、瓷板;有“珠山八友”发起人王琦的人物作品;有开创汪派青绿山水先河的汪野亭粉彩瓷板;有刘雨岑首创的“水点法”粉彩花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百年前景德镇陶瓷艺坛上的主流群体和艺术风格,囊括了艺术家们各异的艺术表现技法,包容了陶瓷艺术的各种门类、流派,汇集了近代陶瓷艺术精华。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