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研究|定窑与邢窑的关系及区别

2015-05-19 13:50

作者简介:邢窑翰林斋,盛世收藏论坛“陶器、瓷器”版块版主,2008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4,016小时。

定窑在唐后期受邢窑的影响烧制白瓷,制瓷生产经历了晚唐、五代、北宋的发展,逐步成为北方最著名的瓷窑。在邢窑窑址未被发现以前,对邢窑白瓷的研究主要依据文献记载,把定窑出土的器物误定为邢窑的。在邢窑窑址发现后,邢、定不分,把本来是定窑的器物却说成是邢窑的,把刑窑的器物又说成是定窑的。这种情况下,对定窑的烧制以及和邢窑的关系进行区分还是有必要的。

定窑

在宋代的瓷器中,历来有均、官、汝、哥、定“五大名窑”之称。而“五大名窑”除定窑外,都属于“官窑性质”。

定窑

定窑和邢窑的区别

邢窑是唐代最著名的瓷窑之一。它是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开创了白瓷的制作道路,是我国白瓷之父,也是世界白瓷之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的影响烧制白瓷,制瓷技术经过五代、北宋的发展,定窑逐渐成为北方(即邢窑后)最著名的瓷窑。定窑不见于唐人记载,也没有发现早于唐代的遗物留存,因此定窑烧制白瓷的年代应晚于邢窑。

定窑

从早期定窑烧制器物的特征来看,大体和邢窑相同,在拉坯成型以及烧窑技术上,定窑虽然比较精细,但不如邢窑。由于两窑相距较近,所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是很自然的。晚唐到五代时期,定窑白瓷的生产在数量上已超过邢窑。因此,许多被发现的这一时期的白瓷,有些曾被认为是邢窑的,实际是定窑的器物。为了能够区分两窑的异同点,我们还是以两窑产量大、最具代表性的玉壁底碗为例,来加以区分。

定窑

玉壁底碗系浅式碗,敞口,碗壁直斜,底足矮形似玉壁。邢、定窑所产的玉壁底碗,造型基本相同,釉色均白中闪青,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也是定窑极力模仿邢窑的结果。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造型上,虽然他们都是浅式敞口,底为玉壁底,而邢窑口沿只是凸起一道较细的边沿,没有将口翻折过来,所以邢窑不见有宽边和留孔现象(但到宋代中期,邢窑的工匠师傅反过来又学习定窑的工艺,也有将口沿翻折过来的,但较少)。而定窑碗的口边沿有多种变化,有的在成型时将口沿翻折过来再沾合,形成唇口的宽边,因而中间有空隙,随着卷边的宽窄往往留有大小不同的圆孔。

邢窑

2、邢窑器物内外壁加工精细,表面平滑,不见轮旋痕迹。而定窑的内壁精细光滑,外壁则往往留有明显的轮旋刀痕,抚摸时有高低突凹之感。

3、邢窑瓷施釉满而均匀,底部中心也施釉。定窑则不同,有的碗内外施釉,底中心也施釉;有的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不施釉;还有的碗外壁施半截釉、近底部无釉三种。

4、邢窑瓷施釉均匀,定窑施釉不均,往往高低水平有流釉现象,既通常说的“泪痕”。

5、邢窑施釉厚但均匀。定窑碗底中心施釉不均,往往有漏釉现象。

总之,邢窑器物无论是在成形、加工、施釉,还是烧窑等工艺中,均一丝不苟,器形规整、釉色光润。定窑制品虽然也比较精细,但与邢窑制品相比,仍不免有些逊色。

去邢窑翰林斋的“大家”看看吧!

来源:盛世收藏-资讯-古玩知识 作者:邢窑翰林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