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民间收藏 玩出来的文化共享

2015-07-23 10:17

32岁的朝格都那仁收集了世界30个国家650个版本的《蒙古秘史》,被誉为《蒙古秘史》收藏第一人;3月份,民族集团老绥远古玩城在呼和浩特市开业;8月8日,内蒙古大漠古玩艺术品展览会将在呼和浩特市大漠古玩城拉开序幕……今年以来,关于古玩收藏、展览等新闻,在文化界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古玩收藏之乐也成为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文玩收藏之乐乐在哪里?本期文化版,我们邀请2006年牵头创办赤峰市收藏家协会、2008年创立赤峰市第一家民营博物馆龙乡博物馆的赤峰市收藏家协会会长臧洪贵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文玩收藏之乐。

寻觅之乐 执着追求

为了寻找藏品,无论刮风下雨,不顾严寒酷暑,热爱收藏的人们搜求于山川河野,可以陶冶情操;徜徉于市场店铺,可以大饱眼福;浏览于展厅藏馆,可以提升鉴赏品位。纵观各地的大小古玩市场、古玩店、地摊,每逢双休日,大都宾客盈门,热闹非凡。为了兴趣也好,为了投资也罢,每一个人都是全神贯注。旧书摊前翻翻捡捡,家具摊前指指点点,陶瓷摊前看看瞧瞧。一件件宝物看过去,其中滋味,美不胜收。收藏爱好者把平时舍不得唱歌跳舞下饭店的钱,掏出来买下那一件件常人看来很难以理解的文玩藏品,而且说它不叫买,而叫“淘”。一个“淘”字,把收藏的执著、艰辛和乐趣都囊括其中了。淘的过程就是在希望之路上奔波的过程,就是享乐的过程,“淘尽黄沙始见金”嘛!

获得之乐 珍重收藏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当得到心仪已久的藏品,那种喜悦的心情对于收藏者来说,远远超过垂钓者忽见鱼儿跃出水面时的心境,可谓如醉如痴,喜气洋洋,兴致勃勃。一旦获得了堪称“国宝”或珍奇稀有的藏品,体现的就不仅是经济价值,而是人生价值的升华。例如,大收藏家张伯驹“变产借债”买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居然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展春园”,并自号春游主人,可以想见藏主得宝之后是何等兴奋,何等畅快!当然,一般收藏者既没有张伯驹的财力,恐怕也没有他的眼力和魄力。但对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来说,自己喜爱的就是“宝”。一位收藏家这样说,得到一件好的藏品,可以享受终生的快乐。

把玩之乐 陶冶情操

工作之闲、茶余饭后,安安静静地把玩藏品,你面对的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叫做“历史”的东西,它完全不同于你在书本上看到的历史,而是历史时代文化遗产的真实再现。你可以触摸到它,细细品味它们的造型之美、纹饰之美、材质之美和古朴之美,会产生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在历经千百年沧桑的古玩面前,每个人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在见到它之前,它已经“审视”了无数个收藏者。把玩之中,可以虔诚地聆听历史,明白哲理,走进一个宁静、悠远的世界,领略一种无尽的遐想和陶醉,使心态得到调整,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升华,达到“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的境界。

“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周商。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宋代的赵希鹄,在他的《洞天清禄集》里,把玩藏品带来的乐趣,真是写到了极致。

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街景。

作者 臧洪贵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