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也许是全世界第一位及时赶到地震重灾区抢救文化的画家,我是通过水彩速写表达灾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作为一名画家,我有责任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真情。”11日,刚刚从四川地震灾区回到深圳的水彩画家谢炳勇看上去很黑很瘦,但谈到在四川抢救灾区文化时却滔滔不绝。谢炳勇表示,他希望通过当代艺术创作倡导、呼喊更多的人关注灾区。
谢炳勇在四川省人民政府驻深办、四川省美协、四川省水彩协会的协助下,5月30日从深圳到达安县黄土镇救灾,他随身带去了帐篷、药品等救灾物资,但他的主要工作却是用画笔、照相机、摄影机捕捉“文化”,每天从上午8时开始创作,每天工作约12小时。他把自己创作的12幅画作及几百张数码照片、数百分钟的视频全部捐给了成都市5?12汶川大地震实物、资料收集办公室,工作人员龚小雪表示,也许再过10年,我们在地震博物馆中不仅能看到那些破损的汽车和逝去人们的遗物,这12幅画同样会震撼心灵。因为它们是灾区最真实的记录。
作者:王光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