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书法讲座 | 新出汉晋简牍研究【5】

2015-08-03 00:00

  □王晓光

  四、睡虎地西汉墓M77简牍

  睡虎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城西部,1975年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了一千多枚秦简,为秦简牍首次面世。2006年底,云梦睡虎地第77号西汉墓发现2137枚西汉简牍(包含残损者),竹简长26至31厘米,牍长约22至44厘米,较难得的是许多简牍还保持着原始编次情况。竹简内容涉及质日、日书、算术、书籍、法律五大类;128枚竹木牍则为司法文书和簿籍两类。睡虎地M77的时间在汉文帝末到景帝间。

  睡虎地西汉简

  竹简内容中书籍类简205枚,简文中提到“商纣”“仲尼”“勾践”“伍子胥”等历史人物。质日简每枚自上而下分为六栏,记单双月名、月大小、月干支,一些简背面题有“某年质日”,时间跨度为汉文帝十年(前170年)至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法律类简有850枚,包括金布、户、田、祠、葬律、有盗等40种律文,其律文多见于张家山西汉简《二年律令》和睡虎地秦简法律文书。

  睡虎地M77简牍书写风格并不统一,秦隶及西汉初简牍墨书特征在其中表露出来,可视为研究西汉前期简牍墨书的好材料。其中的法律、算术、日书类简书古意略多些,即秦隶色彩较浓,书写时间或较早些,应在西汉初期;木牍文字,特别是簿籍类则写得自如随意甚至草率,体现出更多西汉前期偏晚的特色,其书写时间应近于墓葬年代即文景间。

  睡虎地M77木牍书写比较草率,如发表的二枚宽牍的草率书写有以下特色:“一”“二”“三”等以横笔为主的字,不求起收笔的规范动作,笔画中段厚、两端轻细,更像是“点笔”,有些近于后来的草书笔法;有横折笔或有“囗”形的文字,多以轻盈的弧笔快速写出,如“四”“百”“安”“国”“日”“买”等字;一部分字因快写而被拆分,有的近乎点笔,如“之”等字。随着隶变进程,笔画与符号的意义和作用日渐彰显,如“之”字甚至近于今楷笔画形态。较多的“点化笔”是古隶草率书写的常用方式,睡虎地M77木牍的各种“点化笔”令隶波若隐若显,却绝少刻意为之。这里的点笔与里耶秦牍草写相对照,可体味牍上不同程度的草写情形。睡虎地M77木牍正下方拖长尾笔在牍面布局上颇为醒目,这两枚牍中有三四处纵向拉长尾笔,这是一种逐渐时兴的写法,在后来的简牍里随处可见。

  睡虎地西汉牍

  睡虎地M77简牍风格不止一式一格,且有时间早、晚之分。在书籍简中,棱形方笔横画与马王堆M1简书相似,短横笔近于左重右轻的三角形,长横画左部起笔有斩截的棱角,向右渐窄渐细,或尖笔收止或加重笔力变为波磔形,但不如马王堆简更具方笔棱角感。两墓时间相近,但睡虎地M77一些墨迹(主要是竹简类)应早于该墓下葬时间,包括书籍简,应上提到西汉初期,而马王堆M1遣策为下葬前不久书写、即文景时的墨迹,严格说应是西汉前期的中后段。

  来源:《中国书画报》书法版

来源:中国书画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