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09 12:13
素描是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对传统素描的认识,基于它是解决造型问题的一个基本的手段,是针对传统油画造型能力一个阶段性的基础训练。这种观念形成的前提条件认为绘画是面对客观形态的一种表达,通过对客观的模仿,达到对自然事物在形象上的自如把握。以人自身视觉的观察完成对客观的认识,并利用传统的描绘方式,使人眼所看到的与所表现的达到一致,称之为模仿或者再现。素描由于其本身工具的限制,只能在物体的形象上和黑白灰色调上达到与客观的相似,并形成画面的协调感。传统素描的方法使得观察到的形体能够客观地呈现在人们的视觉之中,在油画的制作步骤上它是首先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环节。作为学院美术教育,素描的作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重要的基础课程,强调它的基础性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观,也使得这种思想意识限制了素描语言的发展。
而在近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素描的表达范围正在逐渐脱离传统对它的定义的局限性。对素描的认识从一个表达客观的造型手段,延伸到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语言,来完成对形态及自我意识的表现,从绘画意识上已经超越了再现客观的范围。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方式来完成对现实、对自我和对意识形态的表述。近几年来油画系的素描教学比较注重和强化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对绘画语言的认识,也使得素描研究的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宽。
首先强化绘画观念的转变,从客观发展到对自我认识表达,还有对所形成的思维观念的阐述。作为一种绘画语言,素描本身有能力承担这些变化,并且形成自身语言结构的特征。从教学角度上来讲,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摆脱了客观形态对其本身的束缚,更加关注语言表述上的个性特点,它可能来自学生自我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还有对绘画的认识,有时甚至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和面貌、这种思维上的活跃给素描语言本身创造出的空间有了可发展性。我们看到不同面貌的素描作品或者称之为素描创作,其本身语言特点和学生自身活跃的思想意识相结合,创作出与传统不同的素描艺术,加上素描本身单纯性的表达特点,使得它在表现个人感受方面更直接更具有语言符号的力量。它的黑白灰关系,本身线条表现力的丰富性,甚至明暗层次传达出的形象力度,都使得素描具有一种其语言特性散发出来的感染力和符号表述性。
在今天素描的概念也发生着变化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素描的意义和内涵,我们不仅要提问素描在现在还能做什么呢?素描具有再现与表现的功能,是记录是分析,也可以是视觉程序的组成关系,并体现着一种逻辑上的存在性。它是视觉的、心理的是观念的和物质的,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属性。总之它代表着特定条件下的文化痕迹。
让我们再回到现在学院教育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个观念,素描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其本身的因素特点,也使得素描的表达变得更有针对性,更接近人自我性情的描述和发泄,这也是我们教学观转变的一个原因,从再现到表现,从对一个客观物体的认识逐渐过渡到对画面形象符号视觉化的表达,一个纯视觉化的语言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而是一个人独立的性情呈现。这个过程的发展经历了美术史中的古典时期,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演变,这种艺术发展形成的规律也影响今天的美术教学,作为学院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它需要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并传授这种知识给学生,学习知识是需要有连贯性,也讲究它的延续和发展,它是运动的不是静止。我们的教育观不能停止在过去或者传统的基础上,首先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现今社会中,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其独立意识和个性需求都要我们适应这种变化,绘画作为语言的一种传达手段,就要充分发挥其性能,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独立性,素描也是如此,对于现代人来讲它已超越了认为是一种绘画基础的限定范围,而是具有个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近几年来我们的素描教学在研究传统造型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拓宽学生对绘画的理解范围,注重在课堂教学上强化学生对艺术本身规律的了解。不是停留在对某一问题的探讨中,而是设置不同的学习课题多角度使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认识素描,认识基本的语言规律,这种视觉语言的学习更多地涉及到现代绘画的不同问题,让学生了解它与传统不同的认识观和表达方式,使其更主动地了解个人的兴趣点和自我选择方向。现代艺术的发展其本质就是使人自我意识的觉悟,这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课题设置上加入对视觉语言分解练习和造型因素的学习运用,把传统素描与现代素描作为主要课程,强化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就是与过去教学有所不同之处。在研究素描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注重对素描的个人认识,不是仅仅停留在掌握一种绘画技能的范围内。更准确的是利用素描手段进入到对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的认识了解中,从而建立起个人独立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掌握视觉语言。用此方法更能直接切入到对现代主义绘画的学习兴趣中。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更注重方法的选择。好的方法能切入到课题的重点,其针对性是传统的方法无法达到的,包括对当代艺术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有一种合理的方式进入其中。当我们选择抽象符号来进行描绘时,我们触碰到的问题就不会是传统写实的客观性了,而是注重意识化的方式对图像进行思维和判断。举个例子,当在画面上塑造一个有明暗调子变化、有投影的圆形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在模仿一个客观球体,这个范围此刻已被我们选择的方式所限定了,而无法进入到另一种状态。而在画面中画一个单纯线条的与圆形时,认识思维所进入的是脱离客观或者是更加主观的艺术表达层面。如果在画面中画一个涂黑的圆形时,这种表达方式可能引导我们的思维进入到一个概念或一个观念对形态的理解。虽然都是在画面上画一个类似圆形的图像,但三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认识结果是不同的,这就是方法进入到教学之中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起到的不同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加大实验课的比重,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调动学生自主意识的发挥,弥补传统素描教学中被动的现象。我们把素描的概念界定在体现表达的层面上来认识它,注重研究其语言本身的自律性。点线面、黑白灰的视觉效果和素描本身单纯、直白的情感表达,这些单独的因素可以附着在客观形体的表象上完成对它立体的塑造,也可以抽离于客观形象之外作为视觉形象而独立存在。明暗、线条本身就是一种形象,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抽象的形象。在学习中用思维和感受来发现这种形象在现实中的存在和起的作用,更要在画面中经营、主动创造出这种形象特征来。当然我们不能把绘画简单划分成具象与抽象的不同,而是超出视觉范围的,他可以是传统绘画的延伸,也可以是发自学生本身的冲动,而形成新的图像面貌,关键是我们能在教学中发现这种新迹象对其进行鼓励引导和培养,并从中寻找到一种新的语言结构关系。适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文化倾向,这个过程的演变就是我们教学所寻求的创造的可能性。它拓宽绘画语言表达的范围,不是局限在传统也不是设定在现代,而是求一种发展的创新。
对传统造型艺术语言的学习是我们基础教学的前提,随之对形态与形象的认识使这种传统语言有了可延续性。在此基础上注入一些新的方法来完善、强化形态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建立一种我们自己的审美观。总体来看油画系教学模式,似乎是倾向于传统学院派艺术对事物认识的科学精神为主导,其本身也符合文化逻辑关系的推理演变。而最近几年我们在调整艺术教育思路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认识上的转变,来弥补我们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依赖。从艺术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新的可行性探讨,并且从客观角度重新看待当代艺术文化现象,并逐步地纳入到我们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认识及创造力的培养,使之有能力掌握和学习艺术创作的规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方面来完善我们的教学体制,重新把握艺术当代性的特征,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符合和适应当代艺术发展的需求,更接近艺术发展新的逻辑关系。
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牟达器
2015年6月22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