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化底蕴助手工核雕逆市生存

2015-11-10 09:03

  随着文玩市场的日渐活跃、橄榄核雕市场的逐步繁荣,核雕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机器雕刻的出现带来的技术革新以及传统题材的无限重复带来的市场审美疲劳。这些难题都对橄榄核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核雕大师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对于机器雕刻所带来的技术革新,舟山核雕名家、中国核雕艺术研究会会长、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周建明认为:“这些问题不会影响我的创作,对众多的手工雕刻创作者来讲,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核雕的基本工艺,从技术上讲,机器确实能做到,但是在细节上,机器雕刻却远远赶不上手工雕刻的细腻程度。所以,现在有很多人都是机器打胚手工精雕。机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帮助,但是要说完全取代手工雕刻,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传统题材的无限重复所带来的市场审美疲劳,东阳核雕创始人、浙派核雕代表人物之一刘向前认为:“题材创新是核雕艺术发展肯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适合核雕这个平台,也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需要核雕这个平台来传播。相对于目前的流行文化来讲,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途径是十分稀少的,只有这么屈指可数的几种形式,而核雕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更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刘向前提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新鲜的内容来进行创作,让核雕这个小玩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事业上起到更加巨大的作用。同时刘向前还强调,核雕工艺从最开始就扎根于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之上,这也是核雕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所在,假如失去了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核雕艺术品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收藏-杂项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