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1-10 13:23
导读:我的创作大多从生活经验开始,创作过程中我会试图突破经验,建立自己的视觉语言,生长,繁殖。
艺术家张庭群 您有没有受到哪位艺术大师或者哪种流派的影响? 我曾经受过超现实主义达利,也受过禅宗的影响。 《2010。5.8》,100X90CM,油画布丙烯 您创作中最关注的点是什么?也就是说,您在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灵感和动力是什么? 我的创作大多从生活经验开始,创作过程中我会试图突破经验,建立自己的视觉语言,生长,繁殖。 《2011.10.3》,布面丙烯毛笔,60x60cm 您的创作有一个从具象走向抽象的过程,这种转变是基于怎样的原因? 之前具象作品也画了好多年,再加上生活和经验的积累,走到后面感觉给自己有很多局限性,慢慢实验,尝试找到自己的感觉,这样的转变有点像从外在转变到内在。 《般若2010》,布面丙烯,尺寸200x300cm 您为什么热衷于表现城市?城市带给您怎样的精神触动? 因为出生在农村,十几岁出来上学,从重庆到北京,中途在上海也待过,城市给我有很多感受,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问题,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 《葫芦2007.5》,亚麻布丙烯,140x180cm 您离开福建,来到北京进行艺术创作,有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或者挫折? 离开福建在四川学习待了几年,在学校也潜心创作,毕业时在四川美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这次画展之后给我很多信心继续创作,后来经校友推荐来北京宋庄,我便给栗宪庭老师发过邮件,他说这画画其实很艰苦,我可以先来看看,再做决定。我2002年毕业后,9月就来了北京,并拜访了栗老师,他讲北京冬天很冷,可以回去等第二年春天再来,我就没回去,挺喜欢这里的,找了个小院就住了下来。过了一个月我便把我的老婆也接到这边来,我们是同班同学,刚来这儿,她家人都很反对的,决定来了也就来了,开始还是比较艰难的,也学会了烧蜂窝煤炉,自己还乐在其中,还好我岳父还是在经济上给予了我们一些支持。没想到在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禄》,油画布丙烯,60x60cm,2013 在作品中大量的使用了“线”,为什么选择“线”作为作品中的主要呈现形式? 小时候学画的老师是画工笔画的,小时候都用线条勾图填色,来北京的《建设中国》系列作品,建筑,碗的图案,吊车都用线条画的,自己也擅长用线条画画,喜欢用毛笔画线的感觉,后来线条也很能表现我现在作品的自由状态。 《2010.1》,60X80CM,宣纸墨 您能不能为我们解读一下“建设中国”系列作品? 建设中国系列作品,用中国的瓷碗来盛装城市建筑,像个盆景,都市象个摆设,中国到处都是欧陆风情小区,高楼大厦都戴花哨的帽子,中国在不断的盖房拆房,城市建设搞得很奇怪,很造作。 《2009.3》,100X80CM,油画布丙烯 能在您的画面中看到很多中国传统元素的体现,比如瓷器、佛像等等,传统文化在您的创作中占有怎样一个位置? 用描绘中国传统图案的瓷碗来装建筑,有种建筑破坏传统文化的意思,但也想把这些传统图案拉出来展现,让人们记起并怀念的。 《2013.7.16》,60X80CM,油画布丙烯 从开始创作至今,您的创作主题发生了怎样重要的变化?心态有所转变吗? 从关注外在到关注内在了,心态当然也有转变了,生活经验与知识的积累,转变看问题的方式。 《风景》,80x200cm,2013 您有没有新的创作打算或者展览计划? 明年将在瑞士做个展。 |
来源:墙报-人物 作者:杜梦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