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地,坐落于新疆霍城县的阿力玛里故城曾经街道繁华、建筑林立,被誉为“中亚乐园”。然而,故城的建筑遗址却迟迟难觅。借助科技手段,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近期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在近日举行的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保平表示,在新疆霍城县西北的克干平原近年常常出土青花瓷器、察合台汗国钱币等各类文物,却找不到建筑遗址。考古工作者通过卫星多光谱遥感探测技术,对遗址区进行了密度、湿度、温度和磁性探测,逐步探明了遗址的具体位置、布局、规模以及各区域的地下文化遗存。
卫星遥感图像显示,阿力玛里故城坐北朝南,北部宽大,向南逐渐变窄而低,两条河流由故城的两侧向南流去,故城分为山上、山下两座古城,核心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柯干山以南的山下古城有里坊、街道和成排的房屋,沿河区域发现有不同类型的作坊遗址,古城东部、北部有多处陪葬墓区。
王保平说,阿力玛里故城遗址区面积大、范围广,地上遗迹保存少,地下建筑遗迹保存较多,遗址严重受损,地下遗物丰富,瓷器、琉璃器、釉陶器、金银器等各类文物均富有地域特色,可以推断,那时的阿力玛里与内地交流密切,并受到中西方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影响,是一座兼容并蓄、不断发展的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刘 杰)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