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创作潮人林树鑫:天时地理人和的观察力

2016-02-29 21:11

林树鑫(AllRightsReserved供图)

  导言:林树鑫,这个名字在大陆一炮而红,是伴随着“大黄鸭”在中国大陆的大规模曝光。在独立创立AllRightsReserved,出任创作总监之前,林树鑫是一位设计师,从平面设计跨界到工业设计、网站设计到室内设计,不同领域的经验,喜欢“搞怪”、求变求异的个性,都有助于他在策划公共艺术展时找到触发点,被业界成为创作潮人。

  高度商业化的香港,有着中西方融合的文化底蕴,如何策划吸引眼球的商业公共艺术项目?观众对大黄鸭的热情,让林树鑫更加意识到“天时地理人和的观察力”的重要性,拿捏展览项目与本土文化息息相关的独特性,注重作品与民众接触后产生的化学作用。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会选择在情人节期间把“玫瑰灯海园”带到香港?

  林树鑫:我们团队于一次在首尔工干期间欣赏了当地的玫瑰灯海园,现场成为了爱情剧集和示爱的地标。我们认识了展览创意团队的代理,于是便希望可以与对方合作,将展览带到香港。香港在2015有很多负面的新闻,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为香港带来正能量,希望在香港做一个最有爱、最美的情人节展览。

  其实情人节是展览的淡季,因为圣诞节、农历新年刚刚结束,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还有一个多月,现在做展览其实不是很合适。但另一方面,这段时间其实有很多机会,创意是因人而异的,这个展览也可以放在母亲节期间做,但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尽管大家都注重圣诞节的营销,但圣诞节的市场就这么大,大家都挤在这个时间段,其实获得的效益并不大,这次在情人节期间的情人节主题展览,我们算是独市。在情人节当晚,我们也意想不到有超过10万市民聚集到中环海滨,人流从海富中心排到金钟。

  雅昌艺术网:在策划过程中是否碰到难题?

  林树鑫:策展过程的其中一个困难是场地,最初,我们有两个场地可以选择,一个是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一个是添马公园,我们希望展览可以配合香港夜景,根据中环海滨不同部分高度营造错落有致的花海效果,同时保留原草坪的背景,映衬出一个西式的情人节,所以选择了添马公园。但当时康乐文化处要维修草皮,只给我们三天的展期,三天后,我们要把这些花迁移到更高的地方。因为时间太短,无法衔接两个情人节,所以我们把这次展览分为“西方情人节”和“元宵节”两部分。

  雅昌艺术网:之前的Hello Kitty、哆啦A梦及大黄鸭、1600只熊猫也都是由您主导的展览,前后两者是不同面向的两种展览。

  林树鑫:Hello Kitty跟“你睇!!多啦A梦嚟啦!诞生前100年祭”都是由我们香港团队构思及制作的卡通人物展;需要考虑门票的销售、受众是否喜欢它们、喜欢什么样的形象;必须拿捏主题和受众,与大黄鸭、1600只熊猫策划的思维很不同,是两个不同的科目。

  大黄鸭及1600只熊猫是与艺术家合作,将它们带到香港之余,再为香港站加添一点本地元素,如配合地标、快闪、工作坊,令本地市民参与展览更投入。每个从外地带来的展览项目都需要跟本土的文化息息相关才有独特性。

大黄鸭游世界·香港站(AllRightsReserved供图)

  雅昌艺术网:大黄鸭出乎意料的成功是否影响到您策划之后的项目?

  林树鑫:大黄鸭在维港的展出,让我更加了解到,作品与民众接触后产生的化学作用的强烈程度。展出大黄鸭的初衷,源于维多利亚港欠缺新意,至于艺术的成分,我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当时,西九也在做一个“充气”展,两者形成对比,并被广泛地讨论。后来,我觉得,大黄鸭在没那么艺术的情况下,也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因为讨论性和争议性大,大黄鸭在被讨论中经历了某些过程。所以,在做“1600只熊猫”展览时,结合熊猫轻巧的特点,用流动式进行展示。

  雅昌艺术网:您的第一个商业公共艺术项目是什么?在此之前,香港的商业公共艺术项目发展如何?

  林树鑫:我们做的第一个较大型的公共艺术展是与九仓集团合作,在海港城前的广场举办草间弥生个展《Yayoi Kusama:Dot Obsessions》。2003年,我和九仓集团开始合作;2007年,他们想在商场里做展览,我研究过海港城的场地后,选择了商场门口露天的位置,给他们提交了草间弥生个展的提案。《Yayoi Kusama:Dot Obsessions》是海港城首次在公共空间做这样的展览,不太考虑商业价值,以带出空间与草间弥生的南瓜结合的效果为主,这个空间是白领上下班会经过的地方,主要考虑人们在经过这个作品前的反应。

  在这个展览前,市民对本土的商业公共艺术项目的参与和投入程度不高,发展都未算蓬勃。

  雅昌艺术网: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哪些?盈利模式如何?是否从衍生产品获利?

  林树鑫:部分是主办单位为吸引人流或提升品牌形象的项目,部份也找来与展览相关的赞助商支持。主要影响绝对是品牌的形象和新鲜感提升,如果品牌能接纳创新活动,顾客和商户的满意程度和关系也会大大提升。尽管在营销利益上未必有着实际的影响,却往往是他们与其他商场与别不同的最大本钱。

  雅昌艺术网:在您看来,您策划的这些项目给香港和香港市民带来了什么影响?

  林树鑫:透过举行大型公共展览,一方面,我们与更多外地创作单位交流合作;让游客知道香港有很多面体,而不是只能想到政治、经济,在民生上也有特色;加上现时香港社会气氛紧张,希望以这类展览丰富大众生活。

  雅昌艺术网:您策划这些公共艺术项目的经验是什么?

  林树鑫:基于人的生活模式,基于某些事情的反思,就会想到用新方式进行创作。每个城市都有固有的文化底蕴,需要天时地理人和的观察力。比如我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外墙设置15米高、重13吨的巨大爬墙熊猫装置,成为时尚的新地标,如果这只大熊猫搬到香港,效果不明显,因为熊猫对成都有特殊的意义。

  雅昌艺术网:谢谢!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何妍婷,顾盼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