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这样的中国制扇大师王健你见过吗? 美女持扇演绎怀袖雅物!

2016-03-29 18:19

王健,苏扇非遗传承人,拥有“王健扇艺”和“舒莲记扇庄”两个注册品牌,独创研制出“穿面技术”,成功复原汉代合欢扇、明式乌泥金扇、汉唐折扇、南齐腰扇等历代名扇而名声大噪,其制作的“水磨玉竹扇”更是在世博会上大放光彩。在其努力之下,苏扇找回了曾经的雅号“怀袖雅物”。

春暖花开时节,华夏收藏网特派初若水远道登门拜访,一出苏州火车站,透过杨柳拂动的护城河畔,王健老师的听扇居便浮现在眼前。王老师丝毫没有艺术家的架子,话没说几句就开心爽朗大笑,十分平易近人。

以下是华夏收藏网初若水(简称初)和王健大师(简称王)的访谈内容:

初:王老师您好。据说您的扇子千金难买,排队购买您扇子的人已经排到10年之后了,等您一把扇子要有千呼万唤的耐心。是因为您太忙抽不出时间还是需要灵感才能创作?

王:两者都有吧,完成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很多灵感和时间,平时有很多事情耽搁到,比如修复古扇。我们制作的扇子要求百年千年可以沿用下去,材料选用非常讲究。单单扇骨竹材至少要存放8年,我自己制作的扇子起码都20多年了。



初:有位美籍华人慕名而来想要购买您的合欢扇,三次登门您最终才被打动。还有位女士出高价想要购买您的扇子,您认为她不懂扇子当时就没有答应。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懂扇子的雅人呢?

王:不能只是喜欢,喜欢只是一时的,肯定要对扇子非常喜爱才可以。每一把扇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当然要送到好人家养着。(笑)

初:古代有个文人唐寅,曾经有段时间生活比较贫困,在那样的境地之下仍吟诗“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虽说透露出生活的无奈,但以扇子的口吻来讲述,显示出苏州文人雅士特有的情怀。您认为苏扇的精髓和风骨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