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6-09 10:37
一把泥雅昌在线拍专场
北京一把泥紫砂工作室是专业从事紫砂文化传播、紫砂茶具和艺术品销售。一把泥定位于发掘、培养和推广紫砂新人。一把泥工作室的紫砂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及历史意义:它标志着北京紫砂壶流派的正式诞生。首先,一把泥出品的壶基本没有花壶,这是这京派紫砂壶的极大自信。苐二,京派壶总透着一丝雅气,从壶型,到泥色,张力等。苐三,京派的追求不是精致到腻,而是典雅到恰到好处,谓儒雅。
今日,一把泥工作室先后在雅昌举办一口价、在线拍(一把泥紫砂端午专场)等专场,雅昌艺术网也借此机会对话一把泥,谈谈他是如何挖掘紫砂新人以及如何评价一把紫砂壶的好坏。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会将定位放在推出紫砂新人上?因为在此行当里名气是非常重要的?
一把泥:现在仿大师的东西特别多,并且价位太高。如果一把挂大师名的紫砂是代工做的,成本也不过就几十块、几百块钱而已,却因为敲上了一个大师的章,身价立马就变成几万元。如此名不副实的东西被高价买回去加以收藏岂不冤枉之极,还不如实实在在弄一些实力派的作品。
如今新人的眼界比较高,他们对紫砂理解的速度惊人,加之做壶的工具也进行了革新,变得更先进,因此制作紫砂器不仅速度获得很大提升,工艺同样更加好。
雅昌艺术网:工具获得不断地改进是否意味着机械化的程度提升,制作的时效也大大提高?
一把泥:在一定角度可以这样理解。比方现在做紫砂的口,用一个箝口的专业工具稍微处理,盖子合上就会很平整,而以前在做口的环节需要慢慢地磨。早前纯手工的器具大多数竹制的,箝口以铁的为主。
雅昌艺术网:紫砂行业是传统工艺,长期以来以师傅带徒弟为主,继之以教学方式传授制作技术。现在这种模式有什么变化吗?
一把泥:变化并不大,只是商业气氛更重一些。虽然模式相同,但过去师傅收徒弟,必须对其各方面进行考察,最起码看上去人品要比较好。当一个徒弟收下来,徒弟必须正儿八经叫“师傅”,现在通行叫老师。似乎看起来差别不大,然而叫一声师傅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过去的师傅首先在修养方面教导徒弟如何做人,现代的师傅是直接传授如何把茶壶流程做好。当这个过程完成了,就意味着可以走人了。
友山刻绘茶杯
雅昌艺术网:过去做紫砂都是丁山人因循沿袭,似乎生来就学紫砂。后来紫砂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转道学紫砂的人多起来了,究竟什么样的人涌向这个行当?
一把泥:蛮多的,首先是陶校里面出来的,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在积极参与,尤以美院来的居多。由于他们在造型各方面比较拿手,脑子里面有构思,基本功比较扎实。而丁山人脑子里缺少概念,一个形体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只能参照人家的样子进行复制。
然而,紫砂是从传统着手的,其中深厚的功底不是学院派仅凭一点儿造型能力就能担当,最起码也要十年八年的磨练。不管是一个石瓢、一个掇球、或者一个仿古,要把它做到位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比方掇球就是三个球体构成的一个壶,要把它这个形简化就很难,再怎么拍,总是扭的或变形的,之后的嘴和把的整体搭配也让缺少训练的人不知所措。
紫砂的根在传统,它不像其他的雕塑可以偷懒借景,特别是光货没有一点装饰、修饰的成分,身上的点儿线儿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很多年轻人做一些小花器,将身筒贴点儿竹叶或是刻点儿装饰,这对于会做雕塑的人很简单,所以花里胡哨的花器比较好做,而传统的东西比较难做,来不得一点偷懒。
雅昌艺术网:既然是做新人的作品,那您是如何培养新人和筛选作品呢?
一把泥:看三年。也许之前他们已经学了三年,但在我这里还要三年的磨砺期。雇请一批高手和老师,这批人本来就有一定的高度,只不过现在组一个团,带一些徒弟,培养新人,由我来做管理,帮他们宣传和运作。师傅出来的全是手工活儿,年轻人要很想进步就从我这里重新开始就是了。重新选样,学习和讨论,听大师授课,到博物馆参观。
筛选期基本上是三年,最终就要审视茶壶做得怎样,观察他们的成长进程,看他们的东西这个月是不是比上个月做得要好。
虚扁壶
雅昌艺术网:评判一把壶的好坏有没有基本的标准?审美方面有什么特别的着眼点?
一把泥:审美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美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得懂,感到很舒服,稍微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在美的感受上都有趋同性。差的东西也是能看得出来,比方比例是否合适?表面的粗糙程度如何?上述都靠细节来体现。当然,每个人的审美观有不同,如有些人喜欢嘴巴粗的,比例关系比较夸张的。其次泥料的选择和搭配也非常重要。
雅昌艺术网:泥料跟学生做得好坏有关系吗?我知道制壶的料是你们先行配制好了的。关键是什么样的料适合制什么样的壶?
一把泥:的确,他们做的泥料都不是自己选的,而是我们给他们的。但做壶的人必须了解每种泥料的泥性,不同的壶式需要特定的泥料,红泥适合做什么?错用了紫泥就会显得暗淡。打比方,石瓢用紫泥来做显得比较稳重,瓜果用段泥来做效果比较好。当然,这里还牵涉到烧窑也挺讲究,我们有专业的师傅。有一些紫泥可以烧到1200度,你烧个1100,就差一点火候。
雅昌艺术网:您这边的产品大概怎样一个情形?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各占多少?
一把泥:我们现在是43个人一分为二,27个人做全手工壶。以全手工为主的工艺挺复杂的,复杂在全部靠拍打成型,就拿壶的主体来说,就是靠一拍一拍地拍出符合标准的身筒。老师一个月顶多做两三把壶,七个人做不了多少壶。而半手工壶是借助石膏模,就像雕塑,先雕一个模,通过挡坯把一个壶的大型定下来,之后做一些修饰。即便是半手工也必须先拍一个简单的筒身再放到石膏模里挡,整个形才能挺拔起来,最后通过模子将嘴和把弄出来。毫无疑问,半手工要节省很多时间,但其中也有很多工序是手工做出来的。
雅昌艺术网:紫砂壶起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到如今成为艺术品收藏的重要门类。虽然在林林总总的品类里面占比很小,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放在杂项里边。现在有许多公司在挖掘这一块。
一把泥:在收藏里边属于小项。紫砂唯一的好处是它是实用的,同时又与审美结合得很紧密。明清之际文人参与了紫砂的设计,比如宁波玉成窑设计制作出来的壶,凸显审美价值,在壶体上都有文人精美刻绘。从收藏角度说,现代的壶要达到收藏档次就要追摹古人气韵,把传统的精气神做出来。其实之前我就说过,紫砂里面真正的气韵非常难以把握,虽然现在年纪轻的人有比较开阔的思路,锐意革新,但把传统壶形做到位没有十年八年是难以达到的,学习过程既要静心,又要忍受枯燥。我这里有一个青年今年已经29岁,一把传统的石瓢,做了九年半。石瓢看起来很简单,但高一点、矮一点,瘦一点都不行。
金蟾瓜语套壶
雅昌艺术网:紫砂器的配比也很重要吗?比方紫砂泥、或粗或细的沙粒,包括水……现在这些师傅都是买现成的料还是自己调制?常听一些行家谈到砂好不好?有什么样的数据支持?
一把泥:紫砂确有合理的配方,不同矿土按比例的混合,为增加泥料的可塑性以及改变紫砂机理感官需调入一定比例的熟或半熟砂粒,使其富有层次感,当然加水的多少也需要常年形成的经验。
紫泥的矿或段泥的矿都夹在一起,开采出来时就是岩石的模样,非常坚硬,但有意思的是,当你将这些坚硬的石头放在外面一个月,它们就会自然疏解开来,变成片状,这正是自然风化的过程,然而这需要有很大的场地。有限于此,我们多是买现成的,自己也会少量调制。
说到紫砂我们统称叫紫砂泥,很多人断定砂料的好坏与否多是从其中含砂的多寡来判定。砂料好到底是泥多好还是砂多好?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有人喜欢细腻,砂掺得少一点自然很光滑。然而早期老壶,特别是清三代的东西,多采用共生矿,壶的外表都显粗糙颗粒也是乱的。其实配方固然重要,然而开采的地方也不能小觑。其实紫砂矿安徽也有,料也不错,长兴的泥料同样不错。通常来说,矿产资源夹在中间的是最好的。你看,广德就在宜兴边上,宜兴正好处于中心的三角地带,所以泥料最好。像早前开采的最好的窑口就是在矿口的那个四号井,那个地方所开采出来的矿,其矿石的成分是最好的,天然可塑性上佳,油性十足。
雅昌艺术网:鉴于全手工和半手工壶的含金量不同,有什么方法能辨别出两种不同工艺制作的紫砂壶吗?
一把泥:当然是有的。行家会从工艺上面看三条线。全手工的东西是拍打成型的,首先标准版的手工,口是镶上去的——拍好了再加口,包括底也是加上去的。既然不是一个整体,就一定会产生接痕并且会发生收缩。可以相像一下,紫砂泥具有可塑性,当把做好的口镶到壶身上,收口后的里圈肯定有褶皱,用脂泥做衔接材料定会在接口产生收缩不均匀现象。
这是其一。另外手工的东西比较灵动,模型的东西有点儿像印刷品:一个样板出来,后面全是同一款式,没有一点变化。全手工的东西整体的搭配显得自然美观。
雅昌艺术网:冒昧地问,全手工制壶两三天能够做出来一把吗?
一把泥:如果那样一定会成为暴发户了!当然一些不负责任的代工也许能为之。然而我们这里正儿八的经师傅一个人最快顶多一个月做四把。毕竟他们属于师傅级别的,大概两万多一把壶,当今包括保利、嘉德已经将其拍到一定的高度了。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