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动漫之父金城回归水墨 简洁再简洁写意再写意

2016-06-23 11:28

■金城 郑和渔网前的卡塔卡利舞者

  金城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小就爱拿着速写本画来画去。上世纪80年代初,正逢连环画热,他高中毕业便走向连环画创作道路,曾经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明姑娘》,在《连环画报》发表并结集出版单行本,之后同名电影拍摄放映,在连环画界迅疾成名。

  后来,连环画产业逐渐走向下坡路,金城开始借鉴欧美与日本动漫产业经验,独立摸索叙事性漫画之路,历经磨难,锲而不舍,最终开辟了一条光辉的华语漫画之路。如今,金城的事业再次出现戏剧性转折——一如他当年放弃画笔、甘为人梯全身心投入动漫事业一样,他又折返回来重拾画笔,以水墨艺术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收藏周刊:您的水墨画线条洒脱、人物形象生动,这有何训练的背景?

  金城:一直以来,我喜欢画舞蹈人物。2015年春节的时候,我一个人躲去柬埔寨吴哥窟画画,那里的传统舞蹈令我着迷,至今觉得没有画够,还想再去。这次去 印度,我尽量不画我最擅长的女性人物,想多画一些平时画得少的,如老人、儿童等,想挑战一下自己,丰富一下自己的“戏路”。其实,我仍没有确定将来怎么走 下去,会不断尝试画不同的题材。在技法层面,我会追求纯粹的艺术语言,简洁再简洁、写意再写意。尽管现在我还没达到这个目标,但我会往这个方向努力。

  收藏周刊:对当下的人物画格局,您怎么看待?

  金城:我觉得现在的人物画在走下坡路,这有两个典型的不足取。第一,主题创作总是离不开“摆拍”,一些人物正面或侧面站在那里或蹲在那里,摆一个很做作的 形象出来,动作僵化,非常模式化,缺乏来自于生活的、带有鲜活气息的场景。所以这些画本质上与“人”的距离非常遥远。第二是人物画的变形,包括个别有名 的、曾经很有实力的大家,最后不仅仅失去了“形”,亦变得愈加丑陋。以我看来,变形可以,但不应没有尺度,变形不可任意。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待当代水墨?

  金城:当代水墨打破常规束缚,表现形式上追求多元,思想的价值日益彰显,这些都很难得。当代水墨不仅仅技法上有创新,在装裱、展示方式上也有大胆突破,对此我个人比较推崇。

来源:新浪收藏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