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喧哗上等|东洋博派好浮夸

编按:

你不做大哥好多年……

在日本,“暴走货车”作为一种亚文化,于1976年前后出现并流行,日语中“デコトラ Dekotora”名词来自“Decoration Truck”变音,受美国装饰卡车影响,青出于蓝完胜于蓝。不知道影响了几代人的《变形金刚》就是在“暴走货车”的兴起之后,才一路演变、成型、亮相的。

想当初,“变形机器人”这一创意是由日本玩具公司TAKARA首先提出并投放生产,1983年该公司推出的两款可变形机器人在美国市场迅速走俏,继而引发与美国玩具厂商孩之宝(Hasbro)的系列合作,1984年“变形金刚”(Transformers)正式诞生。

迷之“暴货”

在“暴货”爱好者们心里,货车就是他们的玩具,这是一个昂贵的爱好,也是一种特别的骄傲,因此花钱也就成为了一种必须。有些司机在装饰上投入的费用高达20万美元,还有一些人会购买两辆货车,一辆专门运货,另一辆改造成为Decotora,车内空间自然就是他们的娱乐室。

对车辆内外均进行华丽浮夸的装饰,镀铬面板和霓虹灯泡是他们最常用的两种材料,白天,爱车反射太阳光闪闪发亮;晚上,行驶在公路上仿佛一道幻影。这是他们迷恋的炫酷,也是为了告诉世界——

嘿我就在这儿呢!

晕车的画面

“好像变形金刚遇见了哥斯拉……”曾经专门拍摄这道风景的美国摄影师罗伯特·本森(Robert Benson)感慨说道。作为一位摄影编辑以及商业摄影师,本森常会因为工作原因四处游荡,在工作之余,他总是挤出时间针对某个主题进行个人创作探索,“暴走货车”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系列。

2015年六月期间,本森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前往中国拍摄,查询机票时发现中转日本会更便宜,于是他就决定拍点什么。其中一个可能性便是拍大货车,曾在日本待过八年的他对这一主题毫不陌生,并且在搜索过程中,本森得知千叶即将举办一次Decotora大型聚会,届时将有300辆暴走货车一起亮相。

拍摄之后,在被问到最困难的环节时,本森回答说是联系组织者,并告诉对方他想要干什么。“因为我对这个人群相当不确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欢迎我,或者是不是会对我很粗暴?因为他们看起来可不像善茬儿……”

后来的实际情况让人欣慰,“暴货”司机们热情好客,尤其对于向一位美国摄影师、也是唯一一个歪果仁展示自己的宠物,他们的热情显而易见,“还给我吃的和啤酒,棒棒哒。”

家庭空间

因为能说流利的日语,本森跟司机们的交流不成问题,参加活动的1000多人让现场如嘉年华一样气氛欢乐,“他们能看出我是摄影师,但我也很快融入了,不觉得自己是外人。”在交谈中,本森被问起最多的自然是美国典型的18轮大货(American 18 Wheeler),“因为日本的货车普遍小一号,但与美国货车不同的是,不少日本司机会把冷藏车厢改装为露营空间,里面不仅有食物和餐桌,墙上还挂画儿,他们把它视为家庭空间的一部分了。”

那么,摄影师自己最爱哪张照片呢?本森说他跟我们一样根本选不出来,他喜欢的一种类型是司机待在驾驶室里,“一堆金属材质、镀铬面板blingbling,你只看一眼的话根本看不出来眼前这一片到底是什么,得再仔细看并且动脑,才会发现哦原来这是车啊!当然,如果这其中再有人的因素,就更不寻常了。”

Soga!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