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北京晨画廊展位全景图
刘港顺 | 《最晦涩的诗是面向全世界的》
198x147.5cm | 布面丙烯 | 2011
进入21世纪,在一个快捷,互联,碎片化弥散的图文世界中,如何观照和回应中西文化及现当代艺术的交流语境,整合和刷新作品的表象和内涵,及"图像"和"文字"的隐喻关系,这其中包括自身的个体经验和身心蜕变,都是刘港顺这十几年工作态度的主要课题。
(艺术的内核是它背后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一幅画,这才是一件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
刘港顺 | 《离群索居》
127x127cm | 布面油画 | 2015
一排排不规则排列的烟蒂,像一行行抽象的音符或书,每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和创造中都经历过煎熬和伟大,失败与喜悦。离群索居恰恰是君子隐而显的一种人生态度。
刘港顺 | 《礼物》
152x112cm | 布面油画 | 2017
上图:
刘港顺 | 《红、黄、蓝》
65x81cm | 布面油画 | 2015
红、黄、蓝是绘画的三原色。方、圆、三角形又是图像构成的基本元素,再混搭20世纪初的房子,整个画面风格显得拙稚又理性,内敛而收放。
下图:
刘港顺 | 《出埃及》
61x95cm | 布面油画 | 2016
出埃及是一个典故,上半部分是一个金字塔,下半部分类似于雕塑的基座,艺术家将本是世界文明遗产的金字塔赋予了艺术品雕塑的全新内涵。
金字塔中漂浮着多彩的白云,而粉红的天空一望无际,这都是艺术家想象出的景象,有点达利的超现实和里希特模糊照片的感觉,从而勾勒出一幅远古和现代交融的奇异景观。
黄志琼 | 《向水中生长的树2016-1》
160x120cm | 布面油彩丙烯 | 2016
昼夜共存于同一个时间,即确定又不确定的“风景”。鹿直视观者,这是留给观者的空间,是存在这一概念所要思考的。
黄志琼 | 《红鹿-2 》
100x120cm | 油彩、丙烯 | 2017
黄志琼 | 《作品2014-6》
110x130cm |布面复合颜料 | 2014
没有实体的树的倒影向下延伸,伸入海底。鹿在“树间水间”奔跑着、追溯着。
上图:
黄志琼 | 《标本-2》
100x70cm | 布面油彩丙烯 | 2016
没有方向的强烈的白光,深褐色背景前两颗大树和一株小树在光线之下,隐隐地颤动着。
下图:
黄志琼 | 《青衣》
110x130cm | 布面油画 | 2008
画面主要以黑白灰的色感来传达个体忧郁的情绪,艺术家对青衣捂脸哭泣面孔的描述,也是一个孤独者短暂的内心狂想。
室外公共艺术区域,刘若望作品《渡渡鸟》
渡渡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绝灭,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艺术家使用这一题材,目的在于引发我们关注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环境、与动物的关系。
艺术北京现场
画廊工作人员与北大教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朱青生老师(中)合影
画廊工作人员与策展人、翻译家法比奥先生
画廊工作人员与艺术从业者吴帝克先生合影
画廊工作人员与美国艺术家嘉宾合影
优秀的艺术品会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自己,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一年一度的艺术北京博览会落下帷幕,作为新生画廊,我们感谢艺术家,藏家,友人的支持与厚爱,晨画廊会在你们的关注下继续努力,山高路远,携手同行。
来源:2017-05-10晨画君晨画廊晨画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