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珞骞毕业作品_国画

姓名:王珞骞

院校:天津美术学院

专业:国画

作品名称:《摹古之意•游华阳山图》

国画173×75cm纸本创作年代2016

作品故事:学习山水画,临摹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知识。我选择了石涛的《游华阳山图》,描绘了山中景色,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感受了灵活的用笔,对于笔墨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在自己未来的创作中会感受其意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对于大自然的沟通与融合,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物象中,又时有新的变化,在以大自然山水为依据,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了启示和创造性的灵感,结合传统画法和现代绘画的意识。

导师评语:王慧智 魏云飞 方勇 傅颖川

作品名称:和月清风》系列1

国画35×45cm纸本创作年代2016

作品故事:学习山水画,临摹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知识。我选择了石涛的《游华阳山图》,描绘了山中景色,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感受了灵活的用笔,对于笔墨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在自己未来的创作中会感受其意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对于大自然的沟通与融合,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物象中,又时有新的变化,在以大自然山水为依据,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了启示和创造性的灵感,结合传统画法和现代绘画的意识。

导师评语:王慧智 魏云飞 方勇 傅颖川

作品名称:和月清风》系列2

国画35×45cm纸本创作年代2016

作品故事:学习山水画,临摹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知识。我选择了石涛的《游华阳山图》,描绘了山中景色,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感受了灵活的用笔,对于笔墨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在自己未来的创作中会感受其意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对于大自然的沟通与融合,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物象中,又时有新的变化,在以大自然山水为依据,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了启示和创造性的灵感,结合传统画法和现代绘画的意识。

导师评语:王慧智 魏云飞 方勇 傅颖川

作品名称:和月清风》系列3

国画35×45cm纸本创作年代2016

作品故事:学习山水画,临摹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知识。我选择了石涛的《游华阳山图》,描绘了山中景色,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感受了灵活的用笔,对于笔墨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在自己未来的创作中会感受其意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对于大自然的沟通与融合,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物象中,又时有新的变化,在以大自然山水为依据,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了启示和创造性的灵感,结合传统画法和现代绘画的意识。

导师评语:王慧智 魏云飞 方勇 傅颖川

作品名称:和月清风》系列4

国画35×45cm纸本创作年代2016

作品故事:学习山水画,临摹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知识。我选择了石涛的《游华阳山图》,描绘了山中景色,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感受了灵活的用笔,对于笔墨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在自己未来的创作中会感受其意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对于大自然的沟通与融合,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物象中,又时有新的变化,在以大自然山水为依据,在不断实践中获得了启示和创造性的灵感,结合传统画法和现代绘画的意识。

导师评语:王慧智 魏云飞 方勇 傅颖川

艺术家简介: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